2023年大班科学鸡蛋教案,菁选3篇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3、提高幼儿比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大班科学鸡蛋教案,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大班科学鸡蛋教案,菁选3篇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3、提高幼儿比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向父母询问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物质准备:(1)生熟鸡蛋(生鸡蛋标上数字1、熟鸡蛋标上数字2)若干个;

  (2)托盘、餐巾、小碗(没人2个分别贴上生、熟标签)、手电筒;

  (3)记录用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图、记录表、铅笔没人一套;

  (4)快乐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兔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兔妈妈,今天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幼儿听音乐入场坐好。

  2、出示鸡蛋引出课题。

  老师:“欢迎到我家做客,我为大家准备了煮鸡蛋吃,,可我不小心把煮熟的鸡蛋和生鸡蛋魂在一起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好的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但是还是不能把鸡蛋弄破?”

  二.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动手尝试区分生熟鸡蛋

  1、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2、幼儿动手尝试区分,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想了许多好办法,让我们来试一试吧。为了更好地把生熟鸡蛋区分清楚,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碗,请你用自己想的办法先试一试,然后把你认为的生鸡蛋放到写有“生”的碗中,在记录表示画×,把你认为的熟鸡蛋放到写有“熟”字的碗中,在记录表上画√。”

  3、组织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区分的。

  请幼儿把自己验证的结果、方法和记录表讲一讲。

  三.引导幼儿通过看图来了解、验证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配班老师扮演小松鼠敲门:“我是小松鼠,听说小朋友正在帮兔妈妈想办法区分生熟鸡蛋,我也从电脑上搜索了几种非常简单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图片内容,了解三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1)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用手转动起来,生鸡蛋转动的慢,熟鸡蛋转动的快。

  (2)用收晃动生熟鸡蛋,感觉里面有东西的是生鸡蛋,熟鸡蛋则感觉不到。

  (3)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时比较透亮,熟鸡蛋不透亮。

  教师和幼儿边看方法图,边用一组鸡蛋进行尝试验证。

  四.幼儿利用已知方法,帮兔妈妈再次验证,并填写记录卡。

  1、幼儿用每一种方法去区分生熟鸡蛋并填写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求幼儿用第一种方法试验后,把记录表写好:转得快的鸡蛋是熟的,画√,转得慢的鸡蛋是生的,画×。

  用第二种方法试验后,在没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在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

  用第三种方法试验后,在不能透亮的鸡蛋下面画√,透亮的鸡蛋下面画×。

  2、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验证结果。

  3、请幼儿将熟鸡蛋剥开,进行验证。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终于分清楚了。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把熟鸡蛋剥开吃吧!”

  五.简单讲解区分生熟鸡蛋的原理。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区分生熟鸡蛋?

  教师总结: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转动时里面的蛋清、蛋黄也在自转,影响了鸡蛋的旋转速度,熟鸡蛋里面是固体,不会影响鸡蛋的旋转度;熟鸡蛋里面是实心的,所以晃动时不会有什么感觉,生鸡蛋则会感觉到里面有东西;用手电筒照时,生鸡蛋清很透明,而熟鸡蛋则不透明。

  2.将生鸡蛋打开比较生熟鸡蛋的不同。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子的生长过程,探索最适合种子的生长环境。

  2、学会简单的观察记录方法。

  3、体验探索、观察种子生长发育过程的奇妙。

  活动准备:

  1、只有一头破碎的鸡蛋壳人手一个。

  2、水、泥土、沙子、小石子

  3、各种种子

  活动过程:

  1、引发幼儿探索欲望

  ——将准备好的材料出示,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幼儿操作

  ——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培育种子的方法,将种子种在鸡蛋壳里。

  ——给种子贴上标签,摆放在自然角观察。

  3、师幼一同设计观察记录表

  ——设计一张简单的观察记录表,记录不同材质里的不同的种子的生长发育过程。

  4、活动延续

  ——将幼儿制作的记录表及种好的种子摆放在自然角供幼儿后续观察。教师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工作。并在一个月后。选出最适合种子生长发育的环境。并了解不同种子发芽的周期!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欢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做小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会浮起来。

  3.培养幼儿小心、细致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鸡蛋、盐、水、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课件:鸡妈妈买了萝卜、青菜、盐用篮子装好准备回家,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找呀找,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

  2.鸡妈妈来到127班,看见老师和小朋友把水和鸡蛋放进罐里,觉得很奇怪。小朋友要借鸡妈妈的盐来用,原来小朋友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

  3.小朋友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放盐少鸡蛋浮起来吗?有放多少?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告诉鸡妈妈有个好办法,“把盐放进坑里搅拌,鸡蛋就会浮起来了”。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4.接着使用课件,“放盐→搅拌→鸡蛋浮起来”。鸡妈妈从坑里拿到了蛋,谢谢小朋友帮忙。

  5.小结:小朋友整理鸡蛋的水罐,把实验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学”感受和成就感。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溶化的,如:糖、豆粉放进水中用同样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效果。

  活动反思

  一个小朋友偷偷用手指点盐水,眉头一皱说很咸的。嘴巴不舒服,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赶快去漱口。孩子们在取得直接经验。蓝钧的鸡蛋浮起来了,不小心水泼了,爱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续水,鸡蛋又沉下去了,又加盐来搅拌。“做中学”、“爱玩”使他思维的“可逆性”在表现。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孩子很快实验成功,过程积极、愉快。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图画、图示、手工等方法进性大胆的表达和反馈,有助于个性发展。也可以准备孩子常见的可溶性物质:茶叶、肥皂、洗衣粉等做对比实验。

推荐访问:大班 教案 鸡蛋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 菁选3篇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1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1分钟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1-3 大班科学鸡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