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连除应用题教案,菁选五篇

连除应用题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三)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连除应用题教案,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连除应用题教案,菁选五篇

连除应用题教案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三)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联系及互逆关系.

  (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互逆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4米布,5台8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用两种方法解答)

  2.全班同时口算:

  24×5×8

  35×2×9

  18×2×5

  64÷8÷4

  120÷6÷4

  160÷5÷8

  订正1题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改为: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像这样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1)观察、比较,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复习题中的条件是例2的问题,复习题中的问题是例2的条件.)

  说明这两种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

  (3)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据题意,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再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4)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①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

  160÷5=32(米)

  ②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32÷8=4(米)

  (5)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做在本子上)

  160÷5÷8 (每台8小时)

  =32÷8(每台1小时)

  =4(米)

  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

  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6)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页.

  在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把分步列式的标题填在书上,并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集体交流说思路.

  160÷8÷5 5台1小时)

  =20÷5每台1小时)

  =4(米)

  答:*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

  3.师生共同总结

  (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今天学习的是连除应用题)

  教师把“连除”二字板书在课题的前边,即连除应用题.

  (2)通过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道题,你发现这类连除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题中的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这类连除应用题的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是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学们所说,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因此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台8小时织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台1小时织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数量关系.

  4.对比.

  (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

  (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1辆汽车1天运货多少吨?

  同学们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二人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订正:

  (1)20×5×4 2)40÷4÷5

  =100×4 =100÷5

  =400(吨) =20(吨)

  (两道题的区别:(1)题是连乘应用题,(2)题是连除应用题.这两道题又有内在联系,(1)题的已知条件是(2)题的问题,(1)题的问题是(2)题的已知条件.)

  教师给以肯定后,再进一步明确说明:连乘和连除这两种应用题是互逆关系,应用这种互逆关系还可以对应用题进行检验.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计算基本题.

  (1)3辆汽车4次可以运288筐苹果,1辆汽车1次可以运多少筐苹果?

  (2)光明中学的团员*整操场,35人3小时*整了1260*方米,*均每人每小时*整多少*方米?

  2.叙述条件有变化.

  一份稿件共960页,8个打字员共打12小时才完成,*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可以打字几页?

  3.改编题.

  每只鸡每天吃饲料4500克,照这样计算,6只鸡5天吃饲料多少千克?

  把上题改为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4.变化提高题.

  4台碾米机3小时可以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如有困难可稍加提示;从问题入手分析,要求1台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1台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四)作业

  练习三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连除应用题的要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与前面学过的"连乘应用题是互逆关系.

  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画图表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重点分析第一种思路和方法.

  第二层是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明确线段图中的数量关系,自己类推出第二种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共同总结出连除应用题的特点.

  第三层是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明确这两种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逆关系.

  练习的设计围绕重点,有基本题、变化题、改编题.为以后学习稍复杂的归一问题打基础.

  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

  *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32÷8=4(米)

  综合算式:

  160÷5÷8

  =32÷8

  =4(米)

  答:*均每台每小时织布4米.

  对比(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照这样计算,4辆汽车 5天运货多少吨?

  20×4×5 20×5×4

  =80×5 =100×4

  =400(吨) =400(吨)

  答:4辆汽车5天运货400吨

  对比(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均1辆汽车 1次运货多少吨?

  400÷4÷5 400÷5÷4

  =100÷5 =80÷4

  =20(吨) =20(吨)

  答:*均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

连除应用题教案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用两种方法解答.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线段图表示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

  (三)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学生进一步理解其内在联系及互逆关系.

  (四)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重点,理解连乘、连除应用题的互逆关系是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一种织布机每台每小时织4米布,5台8小时可以织多少米布?(用两种方法解答)

  2.全班同时口算:

  24×5×8

  35×2×9

  18×2×5

  64÷8÷4

  120÷6÷4

  160÷5÷8

  订正1题时,说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复习题改为: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布160米,*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解像这样的应用题.(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均每台每小时织布多少米?

  (1)观察、比较,例2与复习题有什么联系?

  (通过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复习题中的条件是例2的问题,复习题中的问题是例2的条件.)

  说明这两种应用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画出:

  (3)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根据题意,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可以先求出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再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4)怎样分步列式计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板书:

  ①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多少米布?

  160÷5=32(米)

  ②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32÷8=4(米)

  (5)你能用综合算式解答吗?(独立做在本子上)

  160÷5÷8 (每台8小时)

  =32÷8(每台1小时)

  =4(米)

  答: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布.

  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

  (6)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要先算什么?怎样用线段图表示条件和问题?

  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0页.

  在讨论、自学的基础上,把分步列式的标题填在书上,并独立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集体交流说思路.

  160÷8÷5 5台1小时)

  =20÷5每台1小时)

  =4(米)

  答:*均每台织布机每小时织4米.

  3.师生共同总结.

  (1)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今天学习的是连除应用题)

  教师把“连除”二字板书在课题的前边,即连除应用题.

  (2)通过刚才用不同的方法分析这道题,你发现这类连除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吗?(题中的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这类连除应用题的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是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正如同学们所说,160米既与5台织布机有关系,也与8小时有关系,因此要求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既可以先求每台8小时织多少米,又可以先求5台1小时织多少米.由于思路不同,就有不同的解法,重在分析数量关系.

  4.对比.

  (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4辆汽车5天运货多少吨?

  (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1辆汽车1天运货多少吨?

  同学们在独立解答的基础上,二人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订正:

  (1)20×5×4 2)40÷4÷5

  =100×4 =100÷5

  =400(吨) =20(吨)

  (两道题的区别:(1)题是连乘应用题,(2)题是连除应用题.这两道题又有内在联系,(1)题的已知条件是(2)题的问题,(1)题的问题是(2)题的已知条件.)

  教师给以肯定后,再进一步明确说明:连乘和连除这两种应用题是互逆关系,应用这种互逆关系还可以对应用题进行检验.

  (三)巩固反馈

  1.独立计算基本题.

  (1)3辆汽车4次可以运288筐苹果,1辆汽车1次可以运多少筐苹果?

  (2)光明中学的团员*整操场,35人3小时*整了1260*方米,*均每人每小时*整多少*方米?

  2.叙述条件有变化.

  一份稿件共960页,8个打字员共打12小时才完成,*均每个打字员每小时可以打字几页?

  3.改编题.

  每只鸡每天吃饲料4500克,照这样计算,6只鸡5天吃饲料多少千克?

  把上题改为用除法解答的应用题.

  4.变化提高题.

  4台碾米机3小时可以碾米4800千克,1台碾米机8小时可以碾米多少千克?

  (如有困难可稍加提示;从问题入手分析,要求1台8小时碾米多少千克,就要先求出1台1小时碾米多少千克.)

  (四)作业

  练习三第1~5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连除应用题的要点是总量与两个变化的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与前面学过的连乘应用题是互逆关系.

  新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画图表示题里的条件和问题,重点分析第一种思路和方法.

  第二层是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明确线段图中的数量关系,自己类推出第二种思路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共同总结出连除应用题的特点.

  第三层是通过对连乘、连除应用题的对比,明确这两种应用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互逆关系.

  练习的设计围绕重点,有基本题、变化题、改编题.为以后学习稍复杂的归一问题打基础.

  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例2 一种织布机5台8小时织160米布,

  *均每台每小时织多少米布?

  (1)每台织布机8小时织布多少米?

  160÷5=32(米)

  (2)每台织布机1小时织布多少米?

  32÷8=4(米)

  综合算式:

  160÷5÷8

  =32÷8

  =4(米)

  答:*均每台每小时织布4米.

  对比(1)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照这样计算,4辆汽车 5天运货多少吨?

  20×4×5 20×5×4

  =80×5 =100×4

  =400(吨) =400(吨)

  答:4辆汽车5天运货400吨

  对比(2)4辆汽车5天共运货400吨,*均1辆汽车 1次运货多少吨?

  400÷4÷5 400÷5÷4

  =100÷5 =80÷4

  =20(吨) =20(吨)

  答:*均1辆汽车1天运货20吨.

连除应用题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通过举实际例子亲身体验并感受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在亲身体验中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连除应用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3、能用两种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

  4、通过加强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生活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掌握数量关系,并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数量关系并能说出想法。

  教学关键:

  通过举实际例子体验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

  (1)(拿起粉笔)工厂里生产出一支一支的粉笔,卖给我们的学校是不是一支一支拿过来呢?(得出先装成盒再装成箱)

  (2)生举例子: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还能举吗?(举出不同情况的例子)

  2、动手操作、加深印象:把12支铅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几?把每份6支*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

  小结:刚才进行了几次*均分?

  3、提供材料:假设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每60支装

  一盒、每20盒装一箱、装了4箱。

  (1)观察从这些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其中的一些材料,提出问题编出应用题。

  4、呈现学生编的应用题;

  (1)一步计算的、两步计算的、

  (2)解决一步计算的与两步计算的连乘的应用题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

  如: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均每盒装多少支?(可能也有不同的:如问题是装了几箱。)

  二、展开

  1、独立思考:指着两步计算连除的应用题这样的又该怎么解答呢?看谁的方法多。

  2、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听;认真别人的不同的法想;小组长作好记录准备汇报

  3、全班交流:刚才每小组的小朋友都非常积极地说自己的想法,且也非常认真地听别的小朋友的不同的想法,每小组肯定都有很好的、很精彩的解法,把你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吧。

  (1)*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2)*均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这里学生说这种想法时出示线段图加深理解。

  或:(1)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2)*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生选择一种说说想法、同桌互说想法。

  小结:刚才做的题目有什么特点:进行了两次*均分。

  4、试一试:

  学校图书馆买来864本新书,*均放在6个书架上,每上书架有4层。*均每层放多少本?

  (1)独立做(用两种方法解答)

  (2)交流说说解题思路(个别说、同桌互说)

  5、比较、概括:刚才做的这道题目与开始时做的那道连乘应用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同时出示课题:连除应用题

  三、练习

  1、针对练:用两种方法解答。

  (1)电池厂生产了4800节电池,每12节装一盒,每8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有42人,一共栽树336棵。*均每人栽树多少棵?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

  2、比较练:

  (1)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每件95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2)商场运来3箱衬衣,每箱有24件,一共卖了6840元。每件衬衣多少元?

  独立做、个别说想法、比较两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3、提高练:先补充条件,再列式计算。

  食堂运来2车大米,每车有15袋,*均每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独立做、汇报。

  四、 小结: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作业:课堂作业第45页。

  板书:连除应用题

  一个工厂生产了4800支粉笔,*均装了4箱,每20盒装一箱,*均每盒装多少支?

  *均每箱装了多少支?

  4800÷4=1200(支)

  每盒装了多少支?

  1200÷20=60(支)

  综合算式:4800÷4÷20=60(支)

  一共装了多少盒?

  20×4=80(盒)

  *均每盒放多少支?

  4800÷80=60(支)

  综合算式:4800÷(20×4)=60(支)

  答:每盒60支。

连除应用题教案4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能够正确列式解题。

  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出解题规律。

  教学重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结构,正确进行解题。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40÷560÷580÷5

  100÷545÷348÷4

  46÷2420÷7

  2、笔算

  654÷3498÷8555÷6

  768÷9368÷4490÷8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除应用题。

  2、出示例题

  有两个书架一共放了224本书,每个书架有4层,*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方法1、224÷2=112(本)

  112÷4=28(本)

  方法2、4×2=8(层)

  224÷8=28(本)

  ①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224÷2=112(本)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112÷4=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②教师指着方法1指名回答:你是如何想的,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4×2=8(层)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

  224÷8=28(本)又是什么意思?

  ③指名回答刚才这题的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第1题

  全班校对。

  2、想想做做的第2、3题

  四、全课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的第4——7题

连除应用题教案5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分数连除应用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判断单位1的练习。

  (1)黑羊的只数是白羊只数的2/3。

  (2)一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1/4。

  (3)汽车速度相当于飞机速度的20%。

  2.解答教科书第51页的复习题。

  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新课

  1.教学例4。

  (1)指名读题,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指名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教师:这道题里有几个数量?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引导学生出题里有三个数量,需要有三条线段表示。)

  教师: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线段,表示哪个组的人数?(根据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可以画出表示美术组和生物组人数的线段。)

  教师:根据这个条件确定谁为单位1?先画哪个组的人数?(美术组人数为单位1,先画美术组人数。)

  教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的人数后提问:再画哪个组的人数?怎样画?(把表示美术组人数的这条线段*均分成3份,再画一条与其中1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现在该画表示哪个组人数的线段?根据哪个条件来画?怎样画?(启发学生说出把表示生物组人数的线段*均分成5份,画出与这样的4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航模组的人数。)

  教师:还有什么已知条件没画出来?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谁能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通过以上一系列提问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2)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教师:想一想,美术组的人数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说出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也就是:美术组的人数=生物组的人数。)

  教师:生物组的人数还和哪个组的人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也就是: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知道吗?(8人。)

  教师: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找出这道题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美术组人数的是生物组的人数,而生物组人数的是航模组的人数,航模组的人数等于8。)教师边说边在上面等式上注明。如:

  教师: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设哪个量为x?(设美术组有x人。)

  教师让学生列方程解答,做完后教师再问,我们知道了航模组有8人和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能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因为生物组人数=8,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生物组人数=(8)人。)

  教师:我们知道了生物组的人数和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能不能求出美术组的人数?

  教师:8=?是例4的算术解法,也是为什么我们把例4这样的题目作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理由。大家求出美术组的人数跟刚才用方程解法求出的得数是否一样。

  2.做教科书第51页做一做的题目。

  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教师在黑板上完成下面的线段图:

  全体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指名分析。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做练习十三的第2题。

  教师先让学生审题,教师问:这道题前面学习的和做过的题目有什么区别?(前面题目中。两个数量之间都是几分之几的关系,这题中有停车场里有36辆小汽车,是大汽数量的4倍。)教师:大家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后画线段图。教师指名说出线段图的画法,并在黑板上画出下面的线段图。

  教师让学生列式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今天学习的应用题是由以前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复合成的。)

  教师:遇到这样的应用题,分析解答时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说出要弄清题里有哪三个数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找出题目里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确定设哪个量为c,并列出方程或直接用连除算式解答。)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3题。

推荐访问:应用题 教案 菁选五篇 连除应用题教案 菁选五篇 连除应用题教案1 连除应用题教学设计 连除应用题及答案 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