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9篇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第1篇第一节共价键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知道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能应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9篇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1篇

第一节共价键

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知道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能应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了解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共价键[学生用书P16]

共价键的概念和特征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共价键的类型(按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

(1)σ键

形成 由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 类型 s-s型

H—H的s-s σ键的形成 s-p型

H—Cl的s-p σ键的形成 p-p型

Cl—Cl的p-p σ键的形成 特征 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σ键的强度较大 (2)π键

形成 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 p-p π键

p-p π键的形成 特征 π键的电子云具有镜面对称性,即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 (3)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

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原子轨道在空间都具有方向性。()

(2)一般来说,σ键比π键强度大,更稳定。()

(3)N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个数比是2∶1。()

(4)形成Cl2分子时,p轨道的重叠方式为 eq avs4al(,,, ) 。()

(5)σ键和π键都只存在于共价分子中。()

答案:(1)×(2)√(3)×(4)×(5)×

关于σ键和π键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σ键是“头碰头”式重叠,π键是“肩并肩”式重叠

σ键不能断裂,π键容易断裂

原子只能形成σ键,O原子可以形成σ键和π键

答案:C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

①HCl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

①②③ ③④⑤⑥

①③⑥ ③⑤⑥

答案:D

σ键与π键的比较

共价键类型 σ键 π键 电子云

重叠方式 沿键轴方向

相对重叠 沿键轴方向

平行重叠 续表

共价键类型 σ键 π键 电子云

重叠部位 两原子核之间,

在键轴处 键轴上方和下方,

键轴处为零 电子云

重叠程度 大 小 示意图 键的强度 较大 较小 化学活泼性 不活泼 活泼 成键规律 共价单键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 对于σ键和π键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s轨道与s轨道形成σ键时,电子并不是只在两核间运动,只是电子在两核间出现的概率大。

(2)因s轨道是球形的,故s轨道与s轨道形成σ键时,无方向性。两个s轨道只能形成σ键,不能形成π键。

(3)两个原子间可以只形成σ键,但不能只形成π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π键是由两个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σ键呈镜面对称,而π键呈轴对称

乙烷分子中的化学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有σ键和π键

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除σ键外还含有π键

[解析]本题考查了σ键和π键的形成方式和特征。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σ键,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共价键为π键;σ键呈轴对称,而π键呈镜面对称;分子中所有的共价单键都是σ键,共价双键及共价三键中均含σ键和π键。

[答案]C

请指出上述例题C项中1 mol乙烷分子中σ键的个数为________;乙烯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

答案:7NA5∶1

共价键的形成与类型判断

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频率出现

共用电子对必须在两原子中间

成键后的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解析:选D。两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发生重叠,即电子在两核之间出现的机会更多;两原子电子云重叠越多,键越牢固,体系的能量也越低;原子核体积的大小与能否形成共价键无必然联系。

(20XX·鞍山一中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乙烷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

和N2的共价键类型相同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一定含有σ键

分子中含一个s-p σ键

解析:选D。A中,乙烷分子的结构式为 ,只有σ键,无π键;B中,Cl2分子是p-p σ键,N2分子中除有p-p σ键外,还有p-p π键;C中,某些单原子分子(如He、Ne等稀有气体)中不含有化学键。

共价键的特征

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其原因是()

①共价键的饱和性②S原子的电子排布③共价键的方向性④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

①② ①③

②③ ③④

解析:选D。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4,有2个未成对电子,并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两个p轨道中,当与两个H原子配对成键时,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夹角接近90°,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p轨道的伸展方向决定的。

下列分子的结构式与共价键的饱和性不相符的是()

解析:选A。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可知:C、Si均形成4个共价键,H形成1个共价键,O、S均形成2个共价键。A项中O原子之间不可能形成双键,B项是过氧乙酸,含有过氧键“O—O”,C项相当于S取代了CH3OH中的氧原子,D项中Si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键参数[学生用书P17]

键能

(1)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的单位是kJ·mol-1。例如:形成1 mol H—H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kJ,即H—H键的键能为 kJ·mol—1。

(2)下表中是H—X键的键能数据

共价键 H—F H—Cl H—Br H—I 键能/kJ·mol-1 568 366 ①若使2 mol H—Cl键断裂为气态原子,则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吸收的能量。

②表中共价键最难断裂的是H—F键,最易断裂的是H—I键。

③由表中键能数据大小说明键能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HF、HCl、HBr、HI的键能依次减小,说明四种分子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即HF分子很稳定,最难分解,HI分子最不稳定,最易分解。

键长

(1)键长是指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因此原子半径决定化学键的键长,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2)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表明共价键越稳定。

(3)下列三种分子中:①H2、②Cl2、③Br2,共价键的键长最长的是③,键能最大的是①。

键角

(1)键角是指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在多原子分子中键角是一定的,这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2)根据立体构型填写下列分子的键角:

分子立体构型 键角 实例 正四面体形 109°28′ CH4、CCl4 平面形 120° 苯、乙烯、BF3 三角锥形 107° NH3 V形(或角形) 105° H2O 直线形 180° CO2、CS2、CH≡CH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2)键长是成键两原子半径的和。()

(3)C===C键的键能等于C—C键的键能的2倍。()

(4)键长短,键能就一定大,分子就一定稳定。()

(5)因为O—H键的键能小于H—F键的键能,所以O2、F2与H2反应的能力依次减弱。()

答案:(1)√(2)×(3)×(4)×(5)×

实验测得四种结构相似的单质分子的键长、键能的数据如下:

A—A B—B C—C D—D 键长/10-10 m a c 键能/kJ·mol-1 193 b 151 d 已知D2分子的稳定性大于A2,则a________(填“>”或“<”,下同),d________193;a________c,b________d。

解析:结构相似的单质分子中,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答案:>><>

键参数的应用

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共价键强弱的判断

(1)由原子半径和共用电子对数判断: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共用电子对数越多,则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共价键的分子越稳定。如原子半径:FH—Br>H—I,稳定性:HF>HCl>HBr>HI。如共用电子对数:N≡N>Cl—Cl,则共价键的牢固程度:N≡N >Cl—Cl。

(2)由键能判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

(3)由键长判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破坏共价键消耗的能量越多。

共价键的键能与化学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内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形成。

(2)化学反应过程有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强弱决定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吸热反应:旧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大于新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4)反应热(ΔH)与键能的关系

Δ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注意:ΔH<0时,为放热反应;ΔH>0时,为吸热反应。

由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O—O键的键长和键能数据如下表。其中X、Y的键能数据尚未测定,但可根据规律性推导键能的大小顺序为W>Z>Y>X。该规律性是()

O—O键

数据 O eq oal(2-,2) O eq oal(-,2) O2 O eq oal(+,2) 键长/10-12 m 149 128 121 112 键能/kJ·mol-1 X Y Z=494 W=628 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

键长越长,键能越小

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

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解析]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O eq oal(2-,2) >O eq oal(-,2) >O2>O eq oal(+,2) ,而键能由大到小顺序为W>Z>Y>X,A错误;对于这些微粒在成键时所用的电子数情况,题中无信息,C错误;这些微粒都是O原子成键,无偏移,D错误。

[答案]B

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

根据如图所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6a+5d-4c-12b) kJ·mol-1

(4c+12b-6a-5d) kJ·mol-1

(4c+12b-4a-5d) kJ·mol-1

(4a+5d-4c-12b) kJ·mol-1

解析:选A。根据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计算。从图中可以看出1个白磷分子中有6个P—P键,所以1 mol P4中共价键断裂要吸收6a kJ的能量,1 mol氧气分子中共价键断裂要吸收d kJ的能量;1个P4O10中有4个P===O键和12个P—O键,所以生成1 mol P4O10需放出(4c+12b) kJ的能量,所以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为(6a+5d-4c-12b) kJ·mol-1。

键参数及其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子的结构是由键角决定的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由该键形成的分子越稳定

、CCl4、CBr4、CI4中C—X(X=F、Cl、Br、I)键的键长、键角均相等

分子中两个O—H键的键角为180°

解析:选B。分子的结构是由键角、键长共同决定的,A项错误;由于F、Cl、Br、I的原子半径不同,故C—X(X===F、Cl、Br、I)键的键长不相等,C项错误;H2O分子中两个O—H键的键角为105°,D项错误。

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氮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

、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比H2O稳定

解析:选B。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化学键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HF>HCl>HBr>HI;由于H—F键的键能大于H—O键,所以稳定性:HF>H2O。

(20XX·鄂南高中检测)(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化学键的键能通常为正值

键长的长短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

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

键角的大小与键长的长短、键能的大小无关

(2)N≡N键的键能是946 kJ/mol,N—N键的键能为193 kJ/mol,经过计算后可知N2中________键比________键稳定。(填“σ”或“π”)

解析:(1)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A正确;键长的长短与成键原子的半径有关,如Cl原子半径小于I原子半径,故Cl—Cl键的键长小于I—I键的键长,此外,键长还和成键数目有关,如乙烯分子中C=== C 键的键长比乙炔分子中C≡C键的键长要长,B正确;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共价键越强,共价化合物越稳定,C错误;键角的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轨道间的夹角,D正确。

(2)N≡N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π键的键能E= eq f(946 kJ/mol-193 kJ/mol,2) kJ/mol。因为N≡N键中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大,所以N2中π键比σ键稳定。

答案:(1)C(2)πσ

等电子原理[学生用书P19]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п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材主要介绍了从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角度理解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的特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以及共价键参数,是对必修2中共价键内容的加深,使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使学生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课时分配: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类型 1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电子原理 1课时

二、学生分析

1、知识能力方面:

(1)对于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量子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已经为学生所认同,意识到电子的运动不是完全无序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2)对于如何描述元素的性质,学生的认识方式完成了由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或者是解释力。

(3)初步了解了原子的微观结构,结合有关的实验事实和数据认识了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化学键的涵义等关于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基本知识。

2、思维发展方面:

高一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属于理论性,他们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个人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他们基本上可以掌握辩证思维(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3、情感发展方面:独立性自主性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学生的意志行为越来越多,他们追求真理正义善良和美好的东西。自我调控在行为控制中占主导地位,一切外控因素只有内化为自我控制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第一课时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类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从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角度理解共价键的形成;了解共价键的特点

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会判断共价键的键型及其数目——(σ键和π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归纳和对比的探究活动过程,提高分析推理和归纳的能力,从而体验化学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对于σ键、π键特征的概念性认识解决结构性质方面的具体问题

难点:从共价键的形成角度认识共价键的类型和本质

三、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四、教学流程图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一、复习导入

任务1、复习共价键的定义、本质、成键元素等。

任务2、复习原子轨道、电子云概念。

【提问】我们在必修课程中简单学习了共价键的知识,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共价键的定义、本质、成键元素。

【总结】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其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元素为非金属与非金属。

【提问】接下来大家思考我们前面学习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知识。

【多媒体展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布图被形象地称为电子云。

s电子的原子轨道形状为(),p电子的原子轨道形状为(),每个P能级有() 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

【过渡】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因为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运动,所以电子云要发生重叠,它们又是通过怎样方式重叠,形成共价键的呢?

【板书】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连接上有所过渡,测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激活相关内容,即对于有关问题是否具备了应有的理解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块二、共价键的形成

任务1、复习H2、HCl、Cl2分子的形成过程

任务2、认识共价键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板块三、共价键的类型

任务1、认识σ键的形成、特点

任务2、认识π键的形成、特点。

任务3、探究不通过分子中所含共价键

任务4、认识共价键的特征 【讲述】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投影】HCl的形成过程

【讲述】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我们学过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如何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呢?用电子云描述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过程?

【探究】两个成键原子为什么能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呢?

【板书】一、共价键

【投影】

EMBED

【板书】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 两原子电负性相同或相近

(2) 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3)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

【讲】两个1s1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H-H。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地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投影】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s—sσ) EMBED PBrush

【板书】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设问】H2分子里的σ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σ键”。s电子和p电子,p电子和p电子重叠是否也能形成σ键呢?

【讲】我们看一看HCl和C12中的共价键, 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ls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而C1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土个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

【投影】 EMBED PBrush

【讲】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共价键单键的电子云图象。

【板书】类型:s—sσ、s—pσ、p—pσ等。

【讲】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序较大,故σ键有较强的稳定性。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和叁键中存在σ键(通常含一个σ键)

【投影】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σ键外,还能形成π键 EMBED PBrush

【板书】(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

【讲】对比两个p电子形成的σ键和π键可以发现,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而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的电子云形状与σ键的电子云形状有明显差别: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π键与σ键不同,σ键的强度较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比较容易断裂。因而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有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我们熟悉的乙烷和乙烯的性质不同。

【板书】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讲】π键通常存在于双键或叁键中;以上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是分子结构的价键理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板书】(3)价键轨道: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科学探究】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N三N),你能模仿图2—1、图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是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呢?你能从原子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讨论后请填表。

3、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EMBED PBrush

【交流汇报】

1、 EMBED PBrush

2、

原子

Na Cl

H Cl

C O

电负性

电负性之差

(绝对值)

结论: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的将是离子键;而共价键是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3、乙烷:7个σ键 乙烯 :5个σ键一个π键 乙炔:3个σ键两个π键

【小结】电子配对理论:如果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个电子,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电子必须配对才能形成化学键

【投影】

EMBED

【过渡】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共价键都具有哪些特征

【板书】4、共价键的特征

【讲】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等分子。

【板书】(1)饱和性

【讲】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

,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叁数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重叠,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概率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都是有一定的形状,所以要取得最大重叠,共价键必然有方向性。

【板书】(2)方向性

【讲】同种分子(如HX)中成键原子电子云(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结构越稳定。如HX的稳定性:HF>HCl>HBr>HI。

【小结】

键型

项目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沿轴方向“头碰头”

平行或“肩并肩”

电子云形状

轴对称

镜像对称

牢固程度

键强度大,不易断裂

x键强度较小,容易断裂

成键判断规律

共价单键全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叁键中一个σ键,另两个为π键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2、共价键的本质

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
s—sσ、s—pσ、p—pσ

(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

4、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2)方向性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观看投影,回忆知识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3篇

【教学目标】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4、学会判断等电子体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化学键定义

(2)化学键的分类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 )

和CaO2 和CH3CH3 和NaOH 和KBr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两个非金属原子不可能形成共价键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问题探究]:回忆H,Cl的原子轨道,单个的H,Cl能稳定存在吗?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H2、HCl、Cl2

呢?而不是H3、H2Cl、Cl3

一.共价键

共价键定义

共价键的形成与表达方式

(1).形成过程:
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饱和结构

(2)表达方式 ①电子式 ②结构式

用电子式表示下述物质的形成过程

H2

HCl

Cl2

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

N2 H2O CO2 NH3 CH4 CCl4

共价键的特征性质

共价键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对理论-----原子有几个末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

(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决定化合物分子的组成特性

(2).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理论: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共价键的类型

(1)按照共用电子对数目分:
, ,

(2)按照共用电子对是否发生偏移分类:

键的极性强弱的判断方法:成键两个原子中其中某一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越大,共用电子对 偏移程度越大,键的极性就

(3)按照电子云重叠方式分类:
σ键与π键(引入新课)

(一).δ键

σ键的形成过程:

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δ键

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________________的连线为轴作______________操作,__________的图形不变,__________对称图形。

3、种类:

例:H2 ________________键 Cl2 ____________________键 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

【过渡】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二).π键

π键形成过程

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____________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________,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_____________,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_____________对称。

2、重叠形式:___________

(三 ).δ键和π键比较

键型

项目

σ键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4篇

一、教学设计

在化学2中学习了化学键的初步知识,知道了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本节将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等概念基础上继续学习共价键的知识,包括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能、键长、键角等知识。教学时要注意运用图片引导学生形象思维,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充分利用数据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键能、键长、键角等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的关系。

教学重点:

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

σ键和π键的特征;

键角。

具体教学建议:

可以通过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

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表2-1和表2-2,从定量的角度理解键能、键长与分子性质的关系。

键角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可以介绍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分子的键角,如CO2、H2O、CH4NH3等,并引出共价键具有方向性。介绍键角时不要求对具体角度做解释,留待下一节继续学习。

关于等电子原理,只需以教科书上的CO和N2为例,简单介绍等电子原理的概念即可。还可例举CH4和NH4+,但不要做太多的扩展。

教学方案参考

共价键

【学与问】

1、共价键是 通过 形成的 。

其实质是 。

2、核外电子的能级分为 ,S,p能级的轮廓图分别是:
, . S,p原子轨道分别有 , .

3、电子式是 。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 ,

。在H2、HCl、Cl2中,均存在共价键,即有电子云的重叠,分别是哪个能级电子云的重叠:

。重叠方向可概括为:
.以头碰头形成的共价键称为,说明共价键具有性;为什么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因为

说明共价键具有性.

4、σ键的成键电子:H2中成键电子是,称为;HCl中成键电子是;称为;Cl2中成键电子是,称为.

5、σ键的特征:.

6、写出N2、 CO2、H2O和CH4的结构式:,,

成键电子分别为N2,CO2,H2O,CH4电子云

将如何重叠?

7、π键的成键电子:,电子云的重叠方式为,π键的特点是

8、以上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总称,是分子结构的价键理论中.σ键和π键成键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是;共价双键中;共价三键

【科学探究】

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1、2-2、2-3,通过画图来描述么?(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一个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是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呢?你能从原子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讨论后填写下表:

原子 NaCl HCl CO 电负性 电负性之差(绝对值) 结论: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的将是

而键是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有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方案Ⅰ制作模型学习σ键和π键

创设问题情景:复习以NaCl为代表的离子键的形成过程;(2复习共价键的概念。

提出问题:
1两个H在形成H2时,电子云如何重叠?(2)在HCl、Cl2中,电子云如何重叠?

制作模型: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泡沫塑料、彩泥、牙签等材料制作s轨道和p轨道的模型。根据制作的模型,以H2、HCl、Cl2为例,研究它们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即σ键和π键的成键过程,体会σ键可以旋转而π键不能旋转。

归纳总结:σ键是两原子在成键时,电子云采取“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这种重叠方式符合能量最低,最稳定;σ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π键是电子云采取“肩并肩”的方式重叠,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互为镜像,不可以围绕成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旋转。在分子结构中,共价单键是σ键;而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的。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重点]:

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N2与H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反应,而F2与H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学生讨论]

[小结]引入键能的定义

[板书]

二、键参数

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

[生阅读书33页,表2-1]

回答:键能大小与键的强度的关系?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易断裂)

键能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

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过渡]

键长

①概念:形成共价键的两原子间的核间距

②单位:1pm(1pm=10-12m)

③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牢固,形成的物质越稳定

[设问]

多原子分子的形状如何?就必须要了解多原子分子中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键角:多原子分子中的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如:CO2结构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

H2O键角105°V形

CH4键角109°28′正四面体

[小结]

键能、键长、键角是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键能、键长决定了共价键的稳定性;键长、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电子云重叠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共价键的实质。

2、知道共价键的基本类型σ键和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3、学会判断常见分子共价键中的σ键和π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归纳、推理、判断,掌握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

(2)通过动画演示和学生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创设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成功获得知识的乐趣。

(2)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能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进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π键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和模型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指导学生从s、p两种形状的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成键的探究入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共价键(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四、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关键在于设法以尽可能形象化、生动化的手段解决相对抽象的问题。只要能在教学中有效突破电子云按不同方式进行重叠而形成共价键这一基本要点,就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两种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五、教学流程图

知识铺垫(能层、能级、电子云和原子轨道)→过渡引入→探索新知(对比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电子云角度分析共价键→学生自主探究s、p轨道以何种方式重叠程度比较大→利用分类思想归纳总结共价键的两种类型——σ键、π键 → 对比探究σ键、π键的共性和差异性)→学以致用(探究利用电子云重叠方式判断共价键成键的规律)→习题巩固强化→归纳总结

六、教学过程

温故而知新

【复习】书写H、Cl原子结构示意图

【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每一层为一个能层

【提问】为什么Cl原子核外电子第一能层最多容纳两个电子,第二能层却能容纳8个电子?

【说明】能层还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第一能层只有一个能级,我们称为s能级,第二能层有两个能级,分别为s能级和p能级,其中p能级含有3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因此第一能层只有一个轨道最多可容纳两个电子,第二能层中s轨道能容纳两个电子,3个p轨道能容纳6个电子,故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能层同样也存在s轨道和p轨道。

【提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那么它处在什么能级呢?会不会静止不动呢?

【展示】氢原子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图片

【说明】从图片可以看到,电子在不同时刻出现的的位置不同,很杂乱,没有固定轨迹。因此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不能像宏观物体的运动那样描述。

【边说边展示】氢原子核外电子不同时刻的几千张图片重叠后,就能发现电子运动有一定的规律—电子在某些区域出现的概率比较大。

【说明】这些密密麻麻的小黑点人们形象的称之为电子云。小黑点越密的空间,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越疏的空间,出现的概率越小。

【说明】用电子云可以形象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边说边展示】我们将氢原子电子云出现概率约为90%的空间圈出来,发现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呈球形。

【说明】利用同样的原理,将几千张p能级电子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重叠后,发现p能级的电子云呈哑铃形。电子在两端空间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在中间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

二、新课引入

【提问】当两个氢原子相互靠拢时,两原子核间会出现什么结果?

【投影】

【说明】当两个氢原子相互靠拢时,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之间重叠,在重叠区域小黑点变很

密,意味着电子在重叠区域出现的概率增大。

【讲述】当电子出现在重叠区域时,是被两个氢原子所共有,共用的。电子带负电,会与两个带正电原子核产生强烈的静电作用,因此核间电子就像沟通两原子核的桥梁,把两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共价键。

【说明】因此用电子云可形象的描述共价键的形成,今天我们就一起利用电子云来进一步探究共价键的特征和性质。

【板书】一、共价键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7篇

知识与技能:

复习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为σ键和π键。

说出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σ键和π键的特征。

教学过程:

[引入]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原子结构和性质,知道了大多数原子是会构成分子。那么原子是如何构成分子的呢?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原子之间可以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通过共价键形成分子。这节课我们先来讨论共价键。

[板书] 第一节 共价键

[复习] 请大家回忆如何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的形成过程?

[学生活动] 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师生讨论] 讨论H2,HCl,C12 的共同点。

]板书]一. 共价键的本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

[师生互动]“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此句话的含义。

[总结]共价键的饱和性: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设问]我们在第一章学习了H原子1s原子轨道是球形,那么当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时,它们的原子轨道的是如何重叠的呢?请同学们不看课本,用橡皮泥做出两个S轨道,从数学的角度试试他们有几种重叠方式呢?

[师生互动]请学生讲讲他们的想法。

[阅读教材]图2-1

[师生讨论] 两个S轨道为什么是部分重叠,而不是相切或完全重叠?

[总结] “相切”未成对电子不能配对成键;由于存在着原子核之间的斥力,电子之间的斥力,不能“完全重叠”。

[演示动画] H2的形成过程。

[讲解] H2共价键电子云特征。

[板书]二. 共价键的类型

[板书] σ键 :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

[设问]H2分子里的σ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 沿原子核连线为轴旋转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可称为 “s—sσ键,s电子和p电子,p电子和p电子重叠是否也能形成σ键呢?

[板书]类型:s—sσ,s — p σ,p — p σ

[学生动手] 试图做出s — p σ键、p — p σ键。(不看课本)

突出“成键方式”

[师生讨论] 哪种成键方式形成的共价键电子云图形是轴对称?

[放映动画] 总结σ键特征。

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故σ键有较强的稳定性.

共价单键为σ键。

[板书]特点“头碰头”轴对称。

[科学探究] O2的共价键类型

[师生互动] 讨论O2的O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的配对方式。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8篇

教 材 分 析

重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难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

π键

特征:镜像对称

δ键和π键比较

重叠方式

δ键:头碰头

π键:肩并肩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③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

δ键成单键

π键成双键、叁键

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方向性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 个人备课 [复习引入]

HCl的形成过程

[设问]

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

例:H2的形成

[讲解、小结]

[板书]

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

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图形不变,轴对称图形。

种类:S-Sδ键 S-Pδ键 P-Pδ键

[过渡]

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δ键外,还能形成π键

[板书]π键

[讲解]

特征:每个π键的电子云有两块组成,分别位于有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

δ键和π键比较

重叠方式

δ键:头碰头

π键:肩并肩

②δ键比π键的强度较大

成键电子:δ键 S-S S-P P-P

π键 P-P

δ键成单键

π键成双键、叁键

共价键的特征

饱和性、方向性

[科学探究] 讲解

[小结]

生归纳本节重点,老师小结

教 学 后 记 科目 化 学 年级 高二 班级 时间 课题 共价键(第二课时 ) (知识、能力、品德)

教 学 目 标 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 材 分 析

重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难点: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二、键参数

键能

①概念: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放出的最低能量。

②单位:kJ/mol

③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022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 第9篇

知识与技能 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过程与方法 学习抽象概念的方法:可以运用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注意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重 点 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 难 点 σ键和Π键的特征

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 两原子电负性相同或相近

(2) 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3)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

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类型:s—sσ、s—pσ、p—pσ等

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

(3)价键轨道: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4、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2)方向性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师生活动 [复习]1、必修中学过共价键概念。

2、原子轨道、电子云概念。

[过渡]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元素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因为电子在核外一定空间运动,所以电子云要发生重叠,它们又是通过怎样方式重叠,形成共价键的呢?

[板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 共价键

[随堂练习]共价键是常见化学键之一,它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C12分子的形成过程吗?

[投影]HCl的形成过程:

[讲]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不可能有H3。、H2Cl和Cl3分子,这表明共价键具有饱和性。我们学过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如何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呢用电子云描述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过程如图2—l所示

[探究]两个成键原子为什么能通过共用电子对相结合呢?

[板书]一、共价键

[投影]

EMBED

[板书]1、共价键的形成条件:

(1) 两原子电负性相同或相近

(2) 一般成键原子有未成对电子

(3) 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在空间上发生重叠

2、共价键的本质:成键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体系能量降低

[讲]两个1s1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H-H。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地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投影]氢原子形成氢分子的电子云描述(s—sσ)

EMBED PBrush

[板书]3、共价键的类型

(1)σ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设问]H2分子里的σ键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可称为“s—sσ键”。s电子和p电子,p电子和p电子重叠是否也能形成σ键呢?

[讲]我们看一看HCl和C12中的共价键, HCl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ls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而C1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由2个氯原子各提供土个未成对电子3p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

[投影]

EMBED PBrush

图2—2 H—C1的s—pσ键和C1一C1的p—pσ键的形成

[讲]未成对电子的电子云相互靠拢→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共价键单键的电子云图象。

[板书]类型:s—sσ、s—pσ、p—pσ等。

[讲]形成σ键的原子轨道重叠程序较大,故σ键有较强的稳定性。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和叁键中存在σ键(通常含一个σ键)

[投影]p电子和p电子除能形成σ键外,还能形成π键(如图2-3)

EMBED PBrush

[板书](2)π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

[讲]对比两个p电子形成的σ键和π键可以发现,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而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的π键的电子云形状与σ键的电子云形状有明显差别: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像对称。π键与σ键不同,σ键的强度较大,π键不如σ键牢固,比较容易断裂。因而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有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我们熟悉的乙烷和乙烯的性质不同。

[板书] 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讲] π键通常存在于双键或叁键中

[讲]以上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是分子结构的价键理论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板书](3)价键轨道: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共价单键是σ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组成

[科学探究]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N三N),你能模仿图2—1、图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是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呢?你能从原子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讨论后请填表。

3、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由几个σ键和几个π键组成?

EMBED PBrush

[交流汇报] 1、

EMBED PBrush

2、

原子

Na Cl

H Cl

C O

电负性

电负性之差

(绝对值)

结论:当原子的电负性相差很大,化学反应形成的电子对不会被共用,形成的将是离子键;而共价键是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

3、乙烷:7个σ键 乙烯 :5个σ键一个π键 乙炔:3个σ键两个π键

[小结]电子配对理论:如果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个电子,一般情况下,这两个电子必须配对才能形成化学键

[投影]

EMBED

[过]下面,让我们总结一下,共价键都具有哪些特征

[板书]4、共价键的特征

[讲]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H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等分子。

[板书] (1)饱和性

[讲]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了共价化合物的分子组成

[讲]共价键形成时,两个叁数与成键的原子轨道总是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重叠,而且原子轨道重叠越多,电子在两核间出现概率越多,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都是有一定的形状,所以要取得最大重叠,共价键必然有方向性。

[板书](2)方向性

[讲]同种分子(如HX)中成键原子电子云(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结构越稳定。如HX的稳定性:HF>HCl>HBr>HI。

[小结]

键型

项目

σ键

π键

成键方向

沿轴方向“头碰头”

平行或“肩并肩”

电子云形状

轴对称

镜像对称

牢固程度

键强度大,不易断裂

x键强度较小,容易断裂

成键判断规律

共价单键全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叁键中一个σ键,另两个为π键

[随堂练习]

1、关于乙醇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分子中共含有8个极性键 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

分子中只含σ键 分子中含有1个π键

(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共有有8个共价键,其中C—H、C—O、O—H键为极性键,共7个,C—C键为非极性键,由于全为单键,故无π键。

(答案) C

(点评) 通过物质的结构式,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键的种类及数目,判断成键方式时,需掌握规律:共价单键全是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叁键中一个σ键,另两个为π键。

教学回顾:

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学习和接受都较困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要使本节教学成功的关键有三点:

(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使其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温习有关基础知识,作为学习新课知识的铺垫。

(2)学生的自身体验和探究是非常重要。本节课我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用泡沫自制模型,感悟σ键的形成特点。同时通过课本中的科学探究进一步理解σ键和π键以及和离子键形成的区别。


推荐访问:共价键 教案 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9篇 2023高中化学共价键教案(精选9篇) 高中化学共价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