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精神品质7篇赵尚志精神品质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七则 赵尚志(1908一1942)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省)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入黄埔军校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赵尚志精神品质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赵尚志精神品质
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七则
赵尚志(1908一1942)热河省朝阳县(今属辽宁省)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入黄埔军校学习。“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武装斗争。他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联总司令。赵尚志骁勇善战,坚强刚毅,有勇有谋,是一位深受抗日军民爱戴的抗联将领、抗日民族英雄。他的一些故事至今仍在流传。
狱中斗争
赵尚志因实行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了各种刑罚和折磨,但他始终没有动摇,从未停止与敌人实行坚决的斗争。
一九二七年三月,赵尚志在长春被捕,被关押在吉林监狱。他曾争取看守,组织难友为要求罢免典狱长实行了绝食斗争。结果,这个虐待“犯人”,欺压看守的典狱长终被解除职务,斗争取得了胜利。一年后赵尚志被无罪释放。
一九三O年四月,赵尚志在沈阳再次被捕。这次因为叛徒告密,他的身份被暴露。所以,敌人十分重视对他的审讯。敌人见他年轻,就软硬兼施,妄图使他开口,供出我党活动的机密。但不管是在敌人血腥的皮鞭下,还是甜言蜜语中,都未能动摇赵尚志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面对凶残的敌人,他毫不屈服,痛骂审讯他的人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封建军阀的孝子贤孙。每次受刑之后,他都高唱革命歌曲,回到自已牢房。气急败坏的敌人对他没有办法,称他是个“疯子”。不久,敌人对赵尚志等同案人实行会审,他利用这个机会,把敌人的审讯庭变成了控诉敌人罪行的讲台。他挺身而出,据理抗争,质问敌人,青年爱国何罪之有?他和同案人一起控诉敌人严刑逼供、
强迫画押的罪行,他还要求敌人把叛徒拉出来,和他当面对证。结果叛徒在革命同志巍然正气面前被吓得战战兢兢,不敢出证,弄得敌人面面相觑,只得狼狈收场。以后,敌人对赵尚志等既不宣判也不复审,而把他们押在狱中。
当时,监狱里有一条“文明施教”的狱政。为了使犯人“改邪归正”,每周都要上一次“教悔课”,妄图以此让犯人“悔过自新”。敌人见赵尚志软硬不吃,于是就强迫他去听“教悔课”,想用教悔师的反动说教来感化赵尚志。其实敌人的这种卑劣手段,赵尚志早就领教过了。在他第一次被捕入狱的时候,吉林监狱新来一位姓刘的教悔师,专给赵尚志等政洽犯讲孔孟之道。对于这位教悔师,赵尚志感到他有一定的正义感,与以前死心塌地替敌人卖命的教悔师有些不同。于是,赵尚志经常假借请教为名,与他探讨问题,有意地靠近他,做争取工作。而这位教悔师对赵尚志的敢说敢干、爱国爱民的精神也表示十分钦佩。经过多次接触,赵尚志持续向他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灌输革命道理,从而使这位教悔师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理解到自己为军阀卖命、助封为虐的耻辱,明确了一个有志青年理应走的道路。结果,这位教悔师不但没有使赵尚志“改邪”,反倒是他自己却归了正。他在赵尚志的教育、争取下,终于改变了自已的立场。以后他利用公开合法的身份多次掩护我党同志在狱中的活动,协助赵尚志在狱中展开斗争。一九二九年五月,赵尚志出狱后,根据这位教悔师的思想觉悟水准和实际表现,还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在敌人监狱里的一名地下工作者。
这次,在沈阳监狱里,敌人又让他去听“教悔课”。这里的“教悔课”是由一个反动牧师给讲“福音书”。赵尚志为了搅乱敌人的反动宣传,利用一切机会与敌人作斗争,便在上课时故意向牧师提出问题。如什么叫犯罪?罪与非罪的界限是什么?把无辜的爱国青年关押起来是谁有罪?赵尚志能说善讲,古今中外、耶稣基督、三民主义、
政治法律,他都能讲出个名堂。他所提出的问题,牧师往往回答不上来,常常被弄得张口结舌,不时受到“犯人们”的嘲笑。继之,赵尚志便侃侃而谈,大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敌人的课堂变成了他宣传爱国主义思想的场所。这时,带着颓丧神情的反动牧师为了摆脱尴尬难堪的场面,不得不夹起“福音书”退出讲台。以后,牧师以“不堪教化”、“罪不可赎”为名,拒绝赵尚志继续听讲。而敌人也不再强迫他去上“教悔课”了,怕他搅乱讲堂。
“小李先生”
一九三二年五月,在党的领导下,原清华大学学生张甲洲在他的家乡哈尔滨北部的巴彦县组织起一支二百余人的反日游击队。巴彦游击队是“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成立较早、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为了增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中共满洲省委派刚从沈阳出狱不久、担任省委军委书记的赵尚志,以省委代表身份到巴彦游击队去参加领导,同年六月,赵尚志化名李育才来到巴彦游击队。当年他才二十四岁,人称“小李先生”。
赵尚志来到游击队后,首先在游击队内组建了中心队伍——模范队。模范队是由各队抽出的年纪轻、品质好、勇敢坚强的战士组成。模范队战斗水平强、军纪严明,是整个游击队的表率。在模范队的带动下,游击队各大、小队都以它为榜样,增强了部队思想工作,进一步改善了部队与群众的关系。部队每到一地便作抗日宣传,动员群众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人出人、团结一致,抗日救国。所以,部队持续得到发展,不久,巴彦游击队发展到五、六百人。
一九三二年七月,日军占据巴彦县城,为了进一步扩大抗日力量,打击敌人,游击队在巴彦西部展开游击活动。在转战过程户,赵尚志
和战士们经常在一起活动。当时,因作战频繁、子弹很缺乏。有时,每个战士只有几发子弹。所以,一遇到敌人,战士们都担心子弹不足的问题。一次战斗中,赵尚志和一个小战士趴在一起向敌人射击。小战士的子弹很少,便打打停停。这时,战斗正在激烈实行。赵尚志便拍着自己身上挎着的子弹袋,对那位小战士说:“你猛劲打吧,我这还有一袋子子弹呢!”小战士听罢,解除了子弹不足的顾虑,勇敢、准确地向敌人开枪射击。不久,敌人被游击队打退。战斗结束后,小战士向赵尚志要了弹。赵尚志说:“敌人已退,我们转移吧。”可那位小战士一口一个“小李先生”,不住地恳求说:“把你的子弹给我几发吧。”赵尚志见小战士总缠着自己,只好把子弹袋打开。原来,他这个子弹袋一发子弹也没有,子弹袋里装的全都是一节节的秫秸棍子,小战士见此,连忙说:“小李先生,我可不要了。”赵尚志便也哈哈大笑起来。
随着抗日斗争的深入,巴彦游击队又有新的发展,武器装备也有很大改善。七月末,部队发展到七百多人。八月,巴彦游击队联合当地义勇军共同攻打了巴彦县城,给敌人以很大震动。一时,巴彦游击队的活动直接威胁着日寇在北满的统治中心——哈尔滨。当时在哈北一带,“小李先生”很出名,都知道他与张平洋(即张甲洲)是红派(指共产党)队伍的领导人。
篇二:赵尚志精神品质
观传奇将军赵尚志有感作文650字
【导读】为了让我们学会吃苦耐劳、坚强、爱过的精神,学校组织了高一新生看一本电影,那就是传奇敬军赵尚志。这本电影..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本文《观传奇将军赵尚志有感作文650字》由
读后感大全
整理,仅供参考。
为了让我们学会吃苦耐劳、坚强、爱过的精神,学校组织了高一新生看一本电影,那就是传奇敬军赵尚志。这本电影的剧情应该是放生我们爷爷奶奶年少的那个时候吧!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战争不段的发生,那也是东北人民收到一个严重的危机的时候。日本野心贪厚,对于东北那排年辽阔的土地面积的那丰厚的资源,早就心存谋计。1931年9月18号日本在东北蓄意制造事件来发动九一八事件。没想到没过多久日本就对东北发出全面的战斗。日本对东北赶进杀绝,有写中国人却当了日本鬼子的奴隶,为了跟人的生存和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而不择手段去上海自己的亲人,互相缠杀,这三个i非常耻辱的。在东北发生危机时也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例如赵尚志将军,他就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大人物。
他为了国家年满34岁就捐躯了,当东北陷入深渊时,他带领了东北的人民一气抗战,不关多么辛苦,多么艰难,他都绝不会像日本军投降,就在他生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还是坚决不放弃。他的这种爱国精神真是让我们深感肺腑。当时社会黑暗,好多中国人都跑去当了日本鬼子的卖命狗,出卖自己的国家,这是多么的耻辱多么的肮脏。面对日本那庞大的队伍,东北人民还是敌不过他们的,最后,赵尚志将军在自己人的出卖下,被日本鬼子捕获,死在了他们的手下,真是可悲啊!日本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而不则手段,doing不知道活活杀死了多少条生命,留了多少血,也许把把血聚起来都可以成一片海洋了。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些英雄的献身,我们现在哪能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懂得,只有民族团结一致,才能胜利困难。不要为了个人的礼益而去危害国家的利益。我们还要懂得爱国,只有每个人都去关心、爱护这个大集体,这个团体才会更加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所保障,祖国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会更加辉煌!
吴英艳
篇三:赵尚志精神品质
赵尚志将军(1908-1942)
赵尚志将军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式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赞誉赵尚志将军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赵尚志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其父赵子服是朝阳南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领袖。赵尚志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1916年赵子服领导的“清乡自治会”遭官兵野蛮镇压,家被焚烧。1919年春,赵尚志举家迁居哈尔滨,因家庭贫困而失学,11岁开始做苦工,曾当过杂役、学徒、信差等。
1925年2月,赵尚志考取了哈尔滨市著名的许公中学,并倡议发起了哈尔滨市最早的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1925年夏,在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冬,经党组织批准,赴大革命中心广州,考入黄埔军校,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学习。根据革命的需要,1926年回到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1927年2月,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在长春筹建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任常委兼青年部长。1929年下半年到沈阳,在共青团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的委派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高级训练班和团中央训练班,受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两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先后担任中共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和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开始投身并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任巴彦游击队政委。1933年10月领导创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并创立了与伪满洲国相对立的人民革命政权——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9月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1938年初,赴苏联。1939年6月,被苏军和共产国际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率部回东北作战。赵尚志一生极为坎坷,曾三次被捕入狱,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1942年2月12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负重伤在昏迷时被俘。敌人对他进行突击审讯,他痛斥敌人,拒绝医治,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时年34岁。
为了纪念他,1947年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烈士出生地朝阳喇嘛沟村改名为“尚志村”。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予以平反并恢复党籍。199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把烈士出生地朝阳县王伦沟乡改名为“尚志乡”。
赵尚志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东北地区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在领导学生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方面卓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主要领导人,为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同王明、康生等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创建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一战线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赵尚志把马克思主义建军原则、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黄埔军校学到的军事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东北地区游击战争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治军方略。他领导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是北满地区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他联合北满抗联各部在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40余县广大区域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他学习中央苏区经验,创建了哈东游击根据地和汤原游击根据地。他曾三次率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远征,攻克了无数敌人盘踞的县城和城镇,
摧毁了日伪的战略支撑,开辟出新的游击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者,牵制二十万日军不能南下。他亲自指挥的“肖田地突围”、“冰趟子大捷”等战斗,是东北抗联史乃至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精典战例,打得日本侵略者发出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哀叹。他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并亲任校长,为抗联部队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他所撰写的《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状的略述》和《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是两篇重要军事理论文献。他总结创立的游击战略战术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宝库。
赵尚志是一代军中儒将。他曾主办过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东北红星壁报》。他所撰写的《纪念红色的五月》文章,文字优美,又富有战斗性,是散文中的名篇。在戎马倥偬之中,赵尚志经常填词、赋诗、撰联、创作歌曲,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激荡着爱国主义情怀,著名词作《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歌曲《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就是代表作。
赵尚志是威震中外的抗日将领,苏联人民把他与苏联红军传奇式英雄夏伯阳相比,称赵尚志为“中国的夏伯阳”。赵尚志在东北抗联史上,与杨靖宇齐名,有“南杨北赵”的美誉。
赵尚志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他身上所体现的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强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化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赵尚志将军永垂不朽。
篇四:赵尚志精神品质
《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
《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1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心里倍感自豪。自豪的是,我们中华民族尽出英雄人物,为我国争了很大的名誉,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在剧中,述写了一位叫赵尚志的伟大人物,他迷了保卫满洲国,全身投入到抗占中。他摒弃了儿女私情,以身作则,为了下属树立了一个英雄的榜样,他这种把生死置之身外的精神,感染了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随从他抗日的队伍也不断地增大,不断地增强。这令我们中国人感到非常地欣慰,因为他的队伍不断地增大,增强,说明爱国的人越来越多,也证明了赵尚志将军的爱国情怀是如此阔大。
当在凛烈的天气下,他依就坚持带领着队伍抗日,在战争中,许许多多的人为了保卫满洲国的国土,献上了宝贵的生命,但他们爱国的灵魂却依旧存留,爱国的心依然存在。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爱国之心是如此强烈,如此真诚。
在最后抗日的战争中,赵将军最终为国慷慨而死,却为我们中华民族遗下了英雄的称号,他的伟人事件将遗传给后人,为他
们树立一位伟大的英雄形象,使后人继承这种伟大的精神,使其代代一直传承下去。
《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2
电影的开头是在少林寺发现了一颗头颅!引起了世界各位人士的关注,惊动了国家领导,头颅被送到北京国家鉴定中心确定了,这正是赵尚志将军的头颅。看到这我不禁感慨,赵尚志何许人也?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
赵尚志,1908年出生,汉族人,是一个受人爱戴的抗日将领。中国领土面积大于日本25倍。自然资源丰富,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对中国虎视眈眈,于是向中国发起进攻,欲想占领中国,将中国这片自然资源资产丰富的土地占为己有。建立满洲国,博仪成为了傀儡皇帝。
日本向东北发起战争。赵尚志将军为了保家卫国,建立了抗日游击队,专门跟日本人对着干。开始日本人十分有信心干掉赵尚志将军,并大胆说出:“大大满洲国,小小赵尚志。”可他们可憎想到我们的赵尚志将军英勇善战,利用熟悉地形,慢慢地与日本周旋,断了木铃的左手两翼,再将其剥皮。并且伊藤三个儿子都因赵尚志将军被围杀。但第三个最后是自己自杀的。三郎的那句话引起人们的深思“永远见不到天日,噢u!黑漆漆冰冷的水,无底的海,快点完事多好!”一句话道出了战争年代人们的
心声,战争是残酷。逼迫人们背井离乡,家破人亡。世界不得安宁。逼迫同在普天之下的人类互相残杀。人民渴望和平。
正因为伊藤三个儿子的惨死,日本人对赵尚志将的名字闻风丧胆。直感叹“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更是叫器:“一两肉,一两银,一两骨头,一两金,”逼得一藤无计可施。最后只能收买汉奸,借刀杀人。当战争进入艰难时期,汉奸利用战场只剩赵尚志一人时将其击伤。日军残忍地将其杀害。并将身体分为两部分,尸体呗丢在松花江,头颅被带到日军部内领赏。
赵尚志将军的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代,我们依旧需要这种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勇于献身的精神。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都需要人才栋梁,更需要有奉献精神的人才,栋梁,如果每个人都只为在家的利益着想,自私自利。那么国必败,家必亡。只有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中国才能蓬勃发展。繁荣昌茂。
所以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一直传下去。弘扬赵尚志精神。
篇五:赵尚志精神品质
不畏强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化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赵尚志将军(1908-1942)
赵尚志将军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威震中外的著名抗日将领,深受人民爱戴和敬仰的传奇式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赞誉赵尚志将军等抗联将领是“有名的义勇军领袖”,其“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胡锦涛同志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称赞赵尚志等八位抗日将领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1908年10月26日,赵尚志生于辽宁省朝阳县尚志乡尚志村,其父赵子服是朝阳南部反帝反封建的群众领袖。赵尚志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1916年赵子服领导的“清乡自治会”遭官兵野蛮镇压,家被焚烧。1919年春,赵尚志举家迁居哈尔滨,因家庭贫困而失学,11岁开始做苦工,曾当过杂役、学徒、信差等。
1925年2月,赵尚志考取了哈尔滨市著名的许公中学,并倡议发起了哈尔滨市最早的学生会组织“许公中学学生自治会”。1925年夏,在声援上海“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党员之一。同年冬,经党组织批准,赴大革命中心广州,考入黄埔军校,被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学习。根据革命的需要,1926年回到哈尔滨,在中共北满地委从事革命活动,曾任“妇女运动”委员会负责人。1927年2月,利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机,受中共北满地委派遣在长春筹建国民党吉林省党部,任常委兼青年部长。1929年下半年到沈阳,在共青团满洲省委工作。期间受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刘少奇的委派到上海参加党中央高级训练班和团中央训练班,受到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曾两次被捕入狱,严守党的秘密,坚贞不屈。“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先后担任中共满洲反日总会党团书记和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开始投身并领导东北抗日武装斗争。1932年任巴彦游击队政委。1933年10月领导创建珠河东北反日游击队,任队长。1934年6月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1935年1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1月任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并创立了与伪满洲国相对立的人民革命政权——东北民众反日联军临时政府。同年8月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1936年9月任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执委会**。1938年初,赴苏联。1939年6月,被苏军和共产国际任命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率部回东北作战。赵尚志一生极为坎坷,曾三次被捕入狱,两次被错误开除党籍,但共产主义信念毫不动摇,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他对周围的同志说:“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也要死在东北抗日战场上。1942年2月12日,在袭击鹤岗梧桐河伪警察分驻所时,负重伤在昏迷时被俘。敌人对他进行突击审讯,他痛斥敌人,拒绝医治,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时年34岁。
为了纪念他,1947年珠河县农工代表大会决定将该县改名为尚志县。哈尔滨的一条主要街道命名为“尚志大街”,烈士出生地朝阳喇嘛沟村改名为“尚志村”。1982年6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予以平反并恢复党籍。199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把烈士出生地朝阳县王伦沟乡改名为“尚志乡”。
赵尚志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东北地区民主革命的先驱。他在领导学生运动、妇女运动、青年运动和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方面卓有建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九一八”事变后,作为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主要领导人,为创建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同王明、康生等错误路线作坚决斗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创建了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在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统一战线政策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赵尚志把马克思主义建军原则、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黄埔军校学到的军事理论知识,成功运用于东北地区游击战争实践,形成了一整套治军方略。他领导创建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是北满地区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他联合北满抗联各部在松花江两岸、小兴安岭山麓40余县广大区域内纵横驰骋,所向披靡。他学习中央苏区经验,创建了哈东游击根据地和汤原游击根据地。他曾三次率部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远征,攻克了无数敌人盘踞的县城和城镇,
摧毁了日伪的战略支撑,开辟出新的游击根据地。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者,牵制二十万日军不能南下。他亲自指挥的“肖田地突围”、“冰趟子大捷”等战斗,是东北抗联史乃至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精典战例,打得日本侵略者发出了“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的哀叹。他创建了东北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并亲任校长,为抗联部队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他所撰写的《关于东北抗日游击队过去与现状的略述》和《关于布置和建立东北游击队的报告》是两篇重要军事理论文献。他总结创立的游击战略战术原则,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宝库。
赵尚志是一代军中儒将。他曾主办过抗日联军第二路军《东北红星壁报》。他所撰写的《纪念红色的五月》文章,文字优美,又富有战斗性,是散文中的名篇。在戎马倥偬之中,赵尚志经常填词、赋诗、撰联、创作歌曲,以表达自己的壮志豪情,激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激荡着爱国主义情怀,著名词作《黑水白山·调寄满江红》,歌曲《十年血战还要争取最后的一朝》就是代表作。
赵尚志是威震中外的抗日将领,苏联人民把他与苏联红军传奇式英雄夏伯阳相比,称赵尚志为“中国的夏伯阳”。赵尚志在东北抗联史上,与杨靖宇齐名,有“南杨北赵”的美誉。
赵尚志将军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他身上所体现的矢志不渝、忠贞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强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将化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
赵尚志将军永垂不朽。
篇六:赵尚志精神品质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抗日民族英雄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
抗日民族英雄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传奇抗争史。“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有压迫就有反抗。在反抗期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他担任关东游击队的司令员,带领关东人民抗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智勇双全,日本人对他是闻风丧胆。在一次战役中,有一个人因家人被日军控制,再加上日军的利益诱惑,他背叛了抗日队伍,做了汉奸,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中伤了赵尚志。虽然赵尚志被日本人俘虏了,但他面对日军给他的优越待遇宁死不屈。他是精神使我敬佩,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不应该丢失的,应该保持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民族荣辱观,面对蛮横无理的外来侵略者,我们应勇于抵抗,妥协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在现今社会,处处充满了诱惑,我们要学会辨别,懂得事分轻重,面对蛮横的侵略者,我们应该坚决维护祖国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要做一个宁为战死鬼,也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者,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确,国家利益就好比一栋房子的主梁。如果这一主梁被虫蛀了,那么这栋房子也就不能住人了。同样的,如果国家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维护国家利益.
抗日民族英雄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传奇抗争史。“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有压迫就有反抗。在反抗期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他担任关东游击队的司令员,带领关东人民抗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智勇双全,日本人对他是闻风丧胆。在一次战役中,有一个人因家人被日军控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制,再加上日军的利益诱惑,他背叛了抗日队伍,做了汉奸,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中伤了赵尚志。虽然赵尚志被日本人俘虏了,但他面对日军给他的优越待遇宁死不屈。
他是精神使我敬佩,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不应该丢失的,应该保持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民族荣辱观,面对蛮横无理的外来侵略者,我们应勇于抵抗,妥协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在现今社会,处处充满了诱惑,我们要学会辨别,懂得事分轻重,面对蛮横的侵略者,我们应该坚决维护祖国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要做一个宁为战死鬼,也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者,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确,国家利益就好比一栋房子的主梁。如果这一主梁被虫蛀了,那么这栋房子也就不能住人了。同样的,如果国家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维护国家利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抗日民族英雄传奇将军赵尚志观后感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的电影,讲述的是一个抗日民族英雄的传奇抗争史。“九一八事变”后,由于政府的不抵抗,东北三省沦陷,激起了人民的不满,有压迫就有反抗。在反抗期间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他担任关东游击队的司令员,带领关东人民抗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智勇双全,日本人对他是闻风丧胆。在一次战役中,有一个人因家人被日军控制,再加上日军的利益诱惑,他背叛了抗日队伍,做了汉奸,与日本人狼狈为奸,中伤了赵尚志。虽然赵尚志被日本人俘虏了,但他面对日军给他的优越待遇宁死不屈。他是精神使我敬佩,值得我们向他学习。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的民族精神是不应该丢失的,应该保持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民族荣辱观,面对蛮横无理的外来侵略者,我们应勇于抵抗,妥协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落后就会挨打,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在现今社会,处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处充满了诱惑,我们要学会辨别,懂得事分轻重,面对蛮横的侵略者,我们应该坚决维护祖国利益,以国家利益为重。我们要做一个宁为战死鬼,也不做亡国奴的爱国主义者,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
的确,国家利益就好比一栋房子的主梁。如果这一主梁被虫蛀了,那么这栋房子也就不能住人了。同样的,如果国家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个国家将会不复存在。所以我们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时刻维护国家利益.
篇七:赵尚志精神品质
作者:王艳秋
作者机构:东北烈士纪念馆,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版物刊名:决策与信息
页码:85-85页
年卷期:2015年第23期
主题词:赵尚志东北抗联生平事迹精神内涵
摘要:赵尚志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抗日将领,而且还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在当时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关东军疯狂的讨伐和清剿当前的东北抗日联军,但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赵尚志同时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下带领当时的抗联部队进行英勇的战斗,直至壮烈牺牲。赵尚志同志的抗日功绩被人们的颂扬。为了表彰和永远缅怀这位具有卓越抗日功绩的民族英雄,哈尔滨市政府不仅将与与赵尚志将军有效的重要纪念地列为不可移动文物,而且还修筑了纪念碑,建设了纪念馆,并将此作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文中对赵尚志将军的生平事迹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精神内涵进行了分析,使当前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扬和传承赵尚志将军高尚品德和大无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