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党建工作学习要点
党建工作的学习与培训
党建工作是指党组织为了加强自身建设以及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进行的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在党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提高党支部的工作效能和组织力,学习与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部分。
一、学习的重要性
1.1提高党员素质
党建工作的学习与培训可以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学习,党员可以不断增长理论知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素养,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对党的事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1.2推动创新发展
学习与培训可以为党员提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类培训课程和学习活动,党员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政策法规和管理理念,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思维,为党建工作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解决方案。
1.3增强组织凝聚力
通过参与学习与培训,党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可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党员们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共同进步,互相促进,形成学习氛围,增进党员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提高组织的凝聚力。
二、培训的方式与方法
2.1线下培训
线下培训是传统的培训方式,主要通过在培训机构或特定场所进行集中的面授学习。该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培训项目,可以保证学习氛围和学习质量。同时,线下培训还能提供集中交流、互动学习的机会,增强学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2.2在线学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培训模式。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党员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地点灵活安排学习。在线学习具有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有效提高时间利用率,方便党员积极参与学习。
2.3实践锻炼
培训不仅仅限于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同样重要。通过组织党员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增强党员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也是培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党员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三、培训内容与课程
3.1政治理论知识
学习党的政治理论知识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培训课程可以包括党的基本理论、党史、党章、中央重要文件等方面的学习,帮助党员加深对党的理论和思想的理解,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2组织能力与管理技能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党支部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技能。培训课程可以涵盖组织活动、决策管理、人员协调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党员掌握组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力。
3.3社会服务与群众工作
党员作为先锋模范,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群众工作。培训课程可以包括社区服务、社会调查、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党员深入群众、走下去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
四、培训成果与评估
4.1学习成果评估
在培训结束后,需要进行学习成果评估。评估方式可以包括考试、作品展示、实践报告等,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成果,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改进提供参考。
4.2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的效果评估是为了了解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对党建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通过跟踪调研、问卷调查、反馈意见等方式,收集学员的反馈和培训后的表现,为改进培训提供依据。
五、结语
党建工作的学习与培训是提高党支部工作效能和组织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党员可以提高自身素质,推动创新发展,增强组织凝聚力。党建工作的学习与培训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围绕政治理论知识、组织能力与管理技能以及社会服务与群众工作展开。通过评估学习成果和培训效果,可以不断改进提高培训质量。党建工作的学习与培训应该成为党支部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党建工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篇二:党建工作学习要点
党建工作应知应会基础知识
1、“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2、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
6、“四个自信”指的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7、“28日党员活动日”制度中,认真落实“四定两挂一戴”的具体要求是: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人员;挂党旗、挂入党誓词;戴党徽。8、“三会一课”制度,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9、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会议有效。
10、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