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普通党员政绩观心得体会
最新2021党员学习体会3篇范文
最新2021党员学习体会3篇范文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坚持正确方向,立稳人生坐标,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篇一:最新20**党员学习体会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我们党是一个务实的党,务实是党的生存力之所在,所以“三实“是“三严三实“的核心。
“谋事要实“是“三实“的必要前提————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谋定而后动,务实的点子、政策、方案是务实的业绩的必要前提。
“创业要实“是“三实“的主体————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群众关心的是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地福利,历史证明,单靠高、大、全的理想口号是不能带来国家的进步发展的,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实实在在地业绩,带来实实在在地改变,才能获得群众实实在在地拥戴。
“做人要实“是“三实“的必要基础————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点子、政策、方案“都很务实,而执行她的人却虚招百出,实在的业绩不会出现,“三实“也就功亏一篑。“天时地利人和“,人是成功的必要因数,实在人才能干出实在的业绩。
从整体上,可以这样分析“三实“————实在人,谋实在事,创实在业。“三实“是对干部任用的要求,是对领导谋略的洗礼,是对政府业绩的评价。“三实“涉及到用人、谋略和业绩,是政府行为的指南,是“三严三实“的核心。20**最新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20**最新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篇二:最新20**党员学习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我要做好二要转变作风
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要坚持正确方向,立稳人生坐标,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今后工作中,要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真抓实干,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在群众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真正改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争取人民的支持。
三要从我做起
按照中央的要求,对照自身层面,今后工作中要做好群众表率,自我加压、多做、少说,思想和行动要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上来,继续开展“假、浮、蛮”等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整改,抵制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等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想一想,自身思想是否有偏差、工作是否有疏漏、服务群众是否到家、作风是否有不足,时刻认清自己的身份,考虑群众的感受,珍惜自己的名誉,努力做思想纯洁、品行端正的示范者,爱岗敬业、行动务实、敢于负责的力行者。
篇三:最新20**党员学习体会
以来,我党开展了深入民心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全党干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接地气改进作风,摒弃四风。今年,“两会“期间在安徽省代表团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高屋建瓴的点明了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内涵,对我们党员干部今后的工作提出的新号召。20**最新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文章20**最新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出自,此链接!。
“三严“是对党员干部修身之道和为政之要的高度概括。
修身,才能净化升华思想灵魂,,做到一身正气。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锤炼,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四风“侵蚀。要树立群众意识和宗旨意识,时刻牢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用权,严字当头,公字在心,办事坚持原则,不优亲厚友、不滥用职权,做到公道正派。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章制度办事,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要解决有规章、有制度的问题,进一步立规距、守规距、护规距。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特别是在群众非常敏感的征地拆迁补偿、社会保障、资产处置等方面,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
律己,重在自律,坚持“用好权、管好钱、莫伸手“,不刻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做的不做,做到行得正、坐得稳。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之心、不要抱有侥幸,常悬正义之剑,做到警钟长鸣。要树正气、增底气、强锐气,自省自律,遵纪守法,做到为政清廉。
“三实“是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建设方面的精华所在。
谋事要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急群众之所急,需群众之所需,工作规划符合实际情况、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不搞形象工程。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客观规律、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想法才能真正推动工作有效落实,才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创业要实,就是要勇于担责。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不推不拖。20**最新党员干部学习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不搞政绩工程,坚持务实创新、勇于担当,做实干家,求实情、求实策、求实招、求实效。
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有宽广的胸怀,过人的气量,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
同志之间以诚相待,不搞“一言堂“。人无信不立,与同事之间,与群众之间,以诚待人是前提,对同事讲诚信,对群众讲诚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要实实在在深入到群众中去,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严三实“是新时期下党员干部工作要义的高度浓缩,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群众路线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只有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用心谋事、细心理事、专心做事、安心做事,才能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篇二:普通党员政绩观心得体会
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关键词}党员干部政绩观;重要性;途径
政绩观是对政绩的总的看法,包括对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政绩观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和施政行为,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取得什么样的政绩、创造多大的政绩。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不仅影响着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重要要求。领导干部要真正贯彻好这一要求,就必须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怎样创造政绩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要解决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是为自己而追求政绩,还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创造政绩,这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核心问题。而为了老百姓的福祉而创造政绩,与为了自己的功名或为升官积攒资本而创造政绩,其结果往往是不同的。
一些干部在对待政绩问题上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甚至走入歧途,其根本原因是“私”字作怪。他们建立政绩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升官积攒资本,搭建台阶。如此“私”字引导下的“政绩”,不可能是真正的政绩,也不可能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所期待的政绩。这样的“政绩”越多,百姓的利益损失就越大。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也是我们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只有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政绩来。
所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树立牢固的群众观,才能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解决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问题,即什么是真政绩,什么是假政绩。政绩的确有真假之分。孰为真?孰为假?这需要用科学的标准来评判。
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片面理解政绩的内容。比如,把追求单纯的经济指标作为实现政绩的主要内容,认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绩就是发展经济,GDP值越高,政绩就越大,甚至只以GDP论英雄。在如此片面的政绩观的引导下,一些地区和单位的领导在工作摆位上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抓经济工作硬,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事业软,影响了社会的协调发展。更有少数领导干部,为了出所谓的政绩,竟然玩起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政治游戏,甚至不惜在经济指标的统计上弄虚作假。也有的地方或是单位领导,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不惜出台各种违规的优惠政策,不惜低价拍卖土地和其他资源。这种通过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方式得来的“政绩”对于百姓来讲无疑是灾难,更是断了子孙后代炊烟的“绝户活”,造成“一个人政绩,几代人包袱”。
所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然要求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科学衡量政绩,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取信于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认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实质要求。
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解决如何创造政绩的问题,即如何运用权力。政绩与权力是一对相伴相生的孪生子,它们共存于执政实践的过程之中。
正确的政绩观总是与正确的权力观相连,并在多个方面有机统一。一是在目的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政绩为人民群众而创。正确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来自于人民,只能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即所谓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二是在方式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创造政绩必须求真务实,尊重客观规律,注重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正确的权力观认为行使权力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三是在接受监督上统一。正确的政绩观认为创造政绩应将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正确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源于人民,公权不许私用,必须公开公正透明,依法用权,接受社会和人民的监督,丧失监督的权力必然滥用擅用,必然导致腐败。
错误的政绩观往往与错误的权力观相关。一方面,权力观的偏差容易导致政绩观的偏差。错误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是上级的赋予、个人的努力所得,或把公共权力视作谋私的资本和工具,或认为权力不应受监督制约。它反映到政绩观上,就是要么只对上负责,不对下不对群众负责;要么是围绕私利打算盘,政绩不是为民造福,而是用于达到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目的,成为谋私的遮羞布。反之,如果政绩观发生偏差,权力就会按照偏差的政绩观来行使,权力观也就会产生偏差。错误的政绩观容易把政绩作为攫取权力、谋求升迁的政治资本,或把政绩看成是局部的、眼前的利益,因此不惜滥用擅用权力、不惜违法行政、不惜损害群众利益来创造“政绩”,这也是一段时期以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确的政绩观所倡导的政绩的取得,靠的就是实干,靠的就是科学,靠的就是群众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想问题、作决策、办
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的意愿和承受能力;二是要持科学的工作态度,按客观规律、按规矩、按规则办事,坚决防止和克服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三是要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作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力来自于人民,正确行使权力就是掌权靠人民、用权为人民,把为民掌权与为民创政绩统一起来,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行使权力和创造政绩必须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能是为民造福、惠及社会。创造的政绩必须是人民群众拥护、满意和需要的政绩,真正是为官一任,“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
(编辑/周洋)
推荐访问:普通党员政绩观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政绩观 普通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