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汇报
20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收藏
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祁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工作。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4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平安带领调研组深入到安凌镇、凫峰镇、塔坊乡、箬坑乡、渚口乡,就全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调研,采取实地查看祁春生态农庄,农村清洁工程,听取情况汇报,座谈交流;召**县农委、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畜牧兽医局等单位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县农委关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其他部门交流发言。
一、基本情况
**县现有总户数61250户,总人口186747人,其中农业户数43143户,农业人口149337人。全县县域面积225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295万亩,耕地面积10.2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61万亩、旱地面积1.63万亩,茶园面积16.22万亩;全县规模养殖场75户,其中规模养猪场58户,养鸡场17户。**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投入品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及种植食用菌的包装袋随意丢弃;二是规模养殖户畜禽粪便和污水直接排放、病死畜禽随意丢弃;三是农作物秸杆焚烧,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生活污水排放,对水体、大气、土壤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加上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因此,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县农业发展中的突1出问题,严重影响我县生态环境,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成效及做法近几年来,**县紧紧围绕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展示区的目标,全面开展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据农业部门统计:20年全县化肥折纯用量为7241.8吨、农药折纯用量为208.32吨、农用薄膜用量为209.6吨,分别比上年下降2.24%、3.14%、11.6%;使用配方肥460吨、生物农药1620公斤,发放红花草种1200公斤;实施秸杆还田1000亩,秸杆还田量145吨;当年新建沼气服务网点2处。历年来完成沼气池4660口;规模养殖场建有沼气池、粪尿沉淀池12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2个;安装诱扑器15个、太阳能杀虫灯372盏、诱虫色板26500张;广泛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农村污水处理已在美好乡村建设6个重点示范村的中心村起动,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1、着力推广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近几年,我县着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施药。一是积极推广科学施肥。从20年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几年来,农业部门通过信息公示栏宣传、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等形式,加大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采取科学、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2护生态环境。二是努力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从20年开始,通过松材线虫病三道防线、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新安江保护等项目,实施诱虫色板、诱虫器、杀虫灯诱杀害虫技术,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提高生物农药使用比例;发布《病情情报》,指导农民科学用药,提高防治效果,减轻农药污染。
2、积极推行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从20年开始至今,我县每年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秸杆还田1000亩;着重加强农机、农技、农艺等秸秆还田技术的配套和创新,扩大水稻机收面积,实行秸杆粉碎还田,提高秸秆还田数量,保证秸秆还田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宣传秸杆焚烧的危害性,加强季节性督察和技术指导,控制秸秆焚烧,有效地减少了秸杆对环境的污染。
3、逐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近几年来,我县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每年新建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分别采取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治理办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粪便和尿液等污染物的综合治理工作;对规模不大、条件简陋、设施较差的养殖场,采用干湿分离,化粪池发酵,尿液过滤还田等办法,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了粪便和污水的污染。
4、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到20年止,除祁山镇外,全县已有14个乡镇完成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了垃圾池(房)、配备了垃圾运输车、垃圾桶等垃圾收集和转运、处理设3施,建立农户保洁、村组收集、乡镇转运或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理模式。20年,县财政拨付专项经费657万元,用于农村环境整治,维持农村清洁工程正常运转。全县统一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乡镇都成立了环境整治和保洁组织,各村组聘请了保洁员,加强了日常管理,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农村环境全面改观;20年9月,采取县、乡(镇)村三级联动,集中开展清洁河道专项整治行动,全县主河道环境明显改善。20年至20年已在美好乡村建设6个重点示范村(洪村村、谢家山村、渚口村、桃源村、历溪村、大坦村)的中心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式运营。今年我县将实现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
5、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和禁渔活动,20年来,我县连续4年开展了增殖放流和春季禁渔活动,向阊江、新安江、率水、秋浦、大北、文闪河等水域投放草、鲢、鳙、鲫、鲤鱼等鱼种夏花200余万尾,鲫鱼、黄颡鱼、江鲫鱼大规格鱼种20余万尾,光倒刺鲃1万余尾,增加生物资源数量,修复渔业种群结构;每年在辖区内主干河流、区别河段,确定全年禁鱼区和分时段禁鱼区,较好的保护了水生物,有力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县虽然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由于我们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宣传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部分农业生产者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环保意4识不强,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盲目追求农作物高产,随意加大化肥、农药、薄膜的使用量,没有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给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2、生态种植技术落后。由于**县是山区县,居住分散,交通条件较差,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加之近几年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经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生态种养技术推广难度大。农作物病、虫、草防治以化学农药为主(以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主);用肥也是使用化学肥料为主(以尿素、氮磷钾三元复为主),而新型的控释肥、缓释肥、生物肥由于成本较高、效果慢,使用少,推广难。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由于经费、技术等因素推广速度不快,目前只停留在“点”上。
3、畜禽污染治理难度大。近几年来,**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但以散户、小户为主,点多面广,污染治理成本高,难度大,同时部分养殖户重视程度不够。全县58家规模养猪场,只有12家有粪便处理池;17家规模养鸡场,大多数是放养,均无鸡粪处理设施,部分养鸡场只将鸡棚里的鸡粪通过干湿分离处理,严重污染环境。
4、防治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由于农业环保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治理面广、难度大,资金缺乏,所以在资金得不到保障的前提下,农业面源治理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虽然我县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职责落实到5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只能宣传、引导、没有执法能力,加上技术力量不足,乡镇、村没有相应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力量薄弱,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到位,且我县又没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机构,也没有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建设目标管理,责任难以落实,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四、几点建议搞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事,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目标的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面源污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农产品质量,而且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县____要肩负起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责任。一是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示范带动,整体推进。二是要建立____主导、政策引导、部门监督、业主负责的污染治理运行管理机制。三是要建立严格督查考核机制,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生态建设目标管理,作为考核“一把手”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并与奖惩挂钩,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机制。
2、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资金投入。要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和宣____等形式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广大干群的认识,使农业生产者知晓农业面源污6染的危害性,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主动限制农业面源污染,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污染源的排放。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项目实施、资金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
3、采取有力措施,控制面源污染。一是大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整治。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步伐,鼓励和支持采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实施畜禽粪便、污水处理项目,确保达标排放。二是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减少和控制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广泛使用农家肥、配方肥和生物农药,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适用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四是加大推行农作物秸杆还田力度,加强农机、农技、农艺合作机制,创新秸秆还田技术,实行秸杆粉碎还田。五是确保农村清洁工程正常运转。做好农村垃圾清扫、收集、处理,对焚烧的碴土进行填埋。同时,积极实施经济适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和氮磷生态拦截技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长效管护体制。
篇二: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汇报
乡镇河道污染情况汇报范文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乡镇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乡镇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全面了解乡镇河道污染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特进行了相关调查和汇报,现将调查情况如实汇报如下:
一、污染源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和相关资料收集,发现乡镇河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垃圾等。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和废气,成为了乡镇河道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一些居民区域的生活污水直排河道,也加剧了河道的污染程度。
二、污染物种类和浓度调查。
在对乡镇河道水质进行采样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水体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等污染物质。其中,铅、汞、镉等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较为严重,严重威胁着水生物的生存环境。此外,水体中的氨氮、总磷等指标也明显超标,直接影响了水质的安全和健康。
三、生态环境调查。
乡镇河道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导致了水生物种类减少、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一些河道的水生植物受到了污染的影响,生长状况不佳,部分种群已经开始消失。河道周边的植被也受到了污染的影响,生长状况不佳,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四、治理措施建议。
针对乡镇河道污染的情况,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治理措施,首先,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环保监管,严格控制废水和废气的排放,减少污染源的产生。其次,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排河
道。同时,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河道的污染。最后,加强对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减少垃圾对河道的污染影响。
五、环境教育和宣传。
除了治理措施,我们还建议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举办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等形式,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积极参与到河道污染治理中来。
综上所述,乡镇河道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我们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治理乡镇河道污染问题,努力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让乡镇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清洁、美丽的家园。
篇三: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汇报
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情况汇报
汇报内容: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从接手农业面源污染工作以来,我们团队紧紧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1.调研分析
我们深入农田、畜禽养殖场等地开展了详细的调研工作,重点了解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分布、影响范围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通过与当地农民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了一定的信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工作方案制定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深入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分工、时间节点以及工作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我们积极推动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工作。通过对农田和畜禽养殖场等地的实地勘察,确定了相关治理设施的建设位置和规模,并组织编制了详细的建设方案。目前已开工建设了若干个治理设施,预计将在近期完工并投入使用。
2.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理,我们积极推进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办法》,明确了管理责任、监管要求,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3.宣传教育工作
为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和防治意识,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当地农民宣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以及防治的重要性,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4.技术指导服务
为帮助农民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减少面源污染的排放,我们组织了一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活动。请专业人员到农田和畜禽养殖场等地开展技术指导工作,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环境保护等知识,帮助农民更好地开展农业生产,减少污染排放。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工作过程中部分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相关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计划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力度,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治理效果的最大化。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为农村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推荐访问: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污染治理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