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中区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辽中区脱贫致富典型案例在东北,名字里带有“窝棚”字样的村子有很多,其中不少都曾是贫困村。沈阳市辽中区西北部的大兰窝棚村就曾经是其中的一个。三年前,有430户村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辽中区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供大家参考。
辽中区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在东北,名字里带有“窝棚”字样的村子有很多,其中不少都曾是贫困村。沈阳市辽中区西北部的大兰窝棚村就曾经是其中的一个。
三年前,有430户村民的大兰窝棚村里,低保户就有37户,同时还有五保户6户、残疾人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6户56人,经济发展极为落后……在脱贫攻坚期间,这个被挂牌的“软弱涣散村”不但一举摘掉贫困帽,还打造出集体支柱产业与区域品牌,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我们利用近三年时间,把大兰窝棚村建设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领先、体现乡土风情、设施优美、党的建设全面强化的领航示范村。”大黑岗子镇党委书记王大勇介绍,村“两委”班子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村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村“两委”班子积极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增加村庄自身发展后劲,不断提高推动科学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
农业结构调整撬动经济发展.大兰窝棚村借力国家惠农政策,组织成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等新型农业组织,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壮大村集体经济,并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
稻田养蟹开启脱贫致富路,由传统农业向新型农业转型,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我们村正是走出了这三步,才走出了困境。
未来,大兰窝棚村将继续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科学发展和带动农民致富的能力。
推荐访问:脱贫攻坚典型案例 辽中区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辽中 脱贫致富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