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菁选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菁选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新即位,励精①政道②,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征雅③有经④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太宗尝劳⑤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选自《旧唐书. 魏征传》 )

  注释:①励精: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② 政道:施政的方略。③雅:素来 ④经:治理 ⑤劳:慰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1)孰视之( )

  (2)皆以美于徐公( )

  (3)王之蔽甚矣( )

  (4)思竭其用(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两位君主纳谏时的描写,[甲]文是“王曰:‘善。’”[乙]文中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和魏征作为大臣,向齐威王和太宗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为什么会发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的感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同“熟”,仔细

  (2)认为

  (3)受蒙蔽

  (4)完,尽

  2.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美”“私”等关键词的翻译正确,大意对即可)

  3.(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答“欣然”亦可)

  4.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邹忌向齐王进谏时,善于借助生活中的小事,采用设喻、暗示等委婉讲道理;而魏征向唐太宗进谏时,尽其所能,知无不言,无所顾忌。(意思对即可)

  5.不设统一答案。

  示例:唐太宗非常思念和感激魏征,因为魏征不仅有才能,而且很正直,敢于讲真话,是忠臣、贤臣,所以尽管有时说些逆耳忠言,也能深得胸襟开阔的唐太宗的器重和厚爱。(意思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2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战国策》一书,是 时期由 (人名)编辑整理的。(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修八尺有余( ) ②孰视之 ( )

  ③私我也 ( ) ④今齐地方千里 ( )

  3.邹忌本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皆言其美于徐公。面对众人不切实际的赞美之辞,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不受迷惑?(2分)

  答:

  4.文中齐威王的形象虽着墨不多,仅应答过程中的一个“善”字的语言描写,便使威王的气度、神韵尽现,这一“善”字表明了什么意思?(2分)

  答:

  5.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一言不慎便有性命之忧,可见进谏并非易事,而邹忌却能让齐威王欣然纳谏,令人佩服。邹忌的进谏颇有技巧,他是如何向齐威王进谏的?(3分)

  答:

  阅读答案

  1.西汉(或汉)刘向(每空0.5分)

  2.①长,这里指身高②通“熟”仔细③偏爱④方圆(每小题0.5分)

  3.略。(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头脑冷静,客观分析问题,善于观察,勇于深思;实事求是;不偏听偏信,能客观冷静地认识自己”回答。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4.略。(围绕“接受,认同,赞赏,肯定;③意识到纳谏或广开言路的必要;④能认识到兴利除弊的必要;表明改革的决心大”回答。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

  5.示例我: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喻国家大事,以小见大,自己及君,含蓄委婉。启发国君意识到自己受了蒙蔽,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围绕“设喻说理;类比推理;设喻;讽喻”中任意一点展开回答。意思对即可)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3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赵简子出畋①,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伐③卫,不戮④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⑤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⑥愈高者愈惧,人爵⑦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郑龙谏勿伤百姓》)

  【注】①畋(tián):打猎。②野人:农夫。③伐:攻打。④戮:杀戮。⑤是:这是。⑥缘木:爬树。⑦爵:爵位。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臣之妻私臣 (2)今齐地方千里 (3)王之蔽甚矣 (4)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6.翻译下面句子。(2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7.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2分)

  阅读杜甫的《望岳》,完成19~20题。(4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诗歌所描写的泰山之美,是自然造就还是人为美化的?你从哪句看出的`? (2分)

  20.展开联想与想象,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所展现的画面。(2分)

  15.(4分)(1)偏爱 (2)土地方圆 (3)受蒙蔽(4)因此,所以

  16.(2分)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像集市一样。

  17.(2分)有邹忌这样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臣民(1分);有齐威王这样知错就改、善于纳谏的国君(1分)。

  18.(2分)邹忌用的是曲谏——委婉规劝;郑龙用的是直谏——尖锐批评。(意思对即可)

  19.(2分)自然造就 (1分),从“造化钟神秀”可以看出(1分)。

  20.(2分)山上云雾缭绕,飘渺有若仙境,心胸为之荡漾,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注视着那些归巢的鸟儿。(意思对即可)

推荐访问:纳谏 齐王 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 菁选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1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答案断句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