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有感1 《伟大的悲剧》一文就像是一幕唯美的画面,死神召来大自然的毁灭力量,将挑战南极的斯科特一行几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个白雪皑皑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只是很渺小的牺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读茨威格《伟大悲剧》有感,菁选2篇,供大家参考。
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有感1
《伟大的悲剧》一文就像是一幕唯美的画面,死神召来大自然的毁灭力量,将挑战南极的斯科特一行几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个白雪皑皑的地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似乎只是很渺小的牺牲,但是其中的一个队员奥茨的举动,却让我无法不掩卷沉思。
所谓悲剧,即把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因为晚了一个月,他们与“第一位”的荣誉擦肩而过,成为第一队到达南极的人的梦想徒然幻灭;他们的归途中险遇重重,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希望被狂风暴雪一点点销蚀;他们最终葬身于漫天大雪中,死亡是他们最后一次的“毁灭”。令人讶然的是,奥茨——那位可敬可谓的骑兵上尉,在身处绝境的时候,为了不拖累大家,骄傲地迈向了死神。我总是想不明白,奥茨为什么非要这么傻呢,他明知道走向暴风雪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他却又是那样的甘之以饴。虽然,再苟延残喘下去会阻碍了伙伴们求生的脚步,但是生存本来就是人类最本性的渴望啊。在还没有到非死不可的情况下,到底是什么给了他勇气,让他视死如归呢?
后来,我终于明白,那应该就是大家口中的“信念”吧。记得听过一句话,一个人只要不怕失去,就什么都能办到。这句话的意思我研究了很久,现在把它放在奥茨身上,倒是有些不谋而合的感觉。我觉得,奥茨应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那就是想让伙伴们活下去,虽然他知道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他还是执着地想要做些什么。当他意识到自己拖累了大家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停止下心中的自责:愧对了国家和人们的期望,使伙伴们生存的几率变得更小……所以,当他一步步地离开的时候,感到的应该是解脱吧!
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有感2
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人精疲力竭却又满怀希望的来到了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由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经捷足先登,只好失望的踏上归途,但南极的环境愈来愈恶劣,回去的路越来越艰难,最终由于食品短缺、燃料缺乏和他们意志的丧失而一个个悲壮的死去。
人们在为阿蒙森这个胜利者祝贺、欢喜,纷纷为他立传。他们没有去理会失败者,因为觉得失败的人什么都不是。但是谁曾想过,斯科特也有值得赞扬、传诵的地方甚至可以立传。你可能会诧异:失败者也有资格吗?是的,失败者有资格,失败者也有值得赞扬、传诵的地方。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有价值的东西”指美好品质,“毁灭”指的是遭遇挫折、失败和牺牲。这句话用在斯科特一行人身上在恰当不过了。虽然5个人都悲壮的死去了,但他们有与恶劣环境搏斗的英勇顽强的意志,有诚实诚信、甘为他人作证的绅士风度,有执著地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有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的无私的爱,有挑战生命、探索未知世界的豪情。在与恶劣的环境做抗争中,威尔逊博士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作着他的科学研究;奥次在病倒了以后,为不拖累同伴,毅然走向了暴风雪,像英雄似的走向了死神......难道这样的一群人还不值得赞颂、歌颂吗?
有人认为:失败的人终究是失败的人,之所以他会失败,是因为他不成功人士中任何的一种优秀品质。其实,成功与失败也只有一步之遥,那么失败的人就等于还未成功的人。那么爱迪生在未成名之前,他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不是优秀品质,就不值得赞扬吗?爱因斯坦在还没成功前,他那种求学进取的精神就不是优秀品质吗,就不应该歌颂?
成功者能从失败者那吸取教训与经验,但是如果没有前者的经验哪里来后者的成功?那么失败将是注定的,成为失败者就是注定的。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不放弃,才成功了,这也是失败者难能可贵的,这么说失败者也有优秀品质,那么就应该赞颂。
英雄虽魂在南极,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行!
推荐访问:有感 悲剧 茨威格 读茨威格《伟大悲剧》有感 菁选2篇 读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有感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读后感 茨威格《伟大的悲剧》课文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