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小妇人第2篇《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在我翻开这本书前,“小妇人”这个词对我十分陌生但合上这本书时,这个词却清晰的呈现在我眼前。这部小说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笔记小妇人12篇,供大家参考。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2篇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美国的奥尔科特。在我翻开这本书前,“小妇人”这个词对我十分陌生但合上这本书时,这个词却清晰的呈现在我眼前。
这部小说共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描述了贫穷却温馨的马奇一家在内战时期的家庭生活;后半部描述了姑娘们离家闯荡寻求独立各自找到幸福归宿的经过。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的天伦之爱,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四个美丽的女孩子对任何事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四姐妹,四种迥然不同的性格,像不同口味的巧克力,让我沉醉其中。姐妹们年少时的梦,像朵永不凋零的花,盛放在心间。在故事里,有艰辛的日子,更有欢乐的笑声,当姐妹们人生的风雨慢慢剥落童年的旧梦,她们迎来的是化茧为蝶的美丽。这四个性格迥然不同的姐妹,人生境遇和理想也截然不同,但是相同的是,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亲情、友情、爱情的呵护和滋润下,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归宿,得到了幸福和快乐。
面对年华过去、岁月消退,在成长后的日子里,最美好的已经远去,可心底的美好,不曾改变。是的,书中的一切都像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故事。每个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四姐妹这样的故事,也会有像她们一样的苦恼、伤心和迷茫,但是四姐妹们一直凭借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坚持走自己的路。我经常感到成长中充满了艰难困苦,却只是任由它牵着我走,毫无触动。与那些被自身条件和社会的偏见捆绑,却依然坚持着自己主见,努力展现自我的女孩们相比,我真是自愧不如。生活就是一场旅程,我必须去亲身体验,让自己的幼稚去犯下铭记终身的错误,这样才能真正的成长。而这旅途中最可怕的莫过于让他人的眼光束缚住自我的价值。所以我要坚强,博爱,相信自己。希望我以梦为马,随处可栖。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3篇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外国名著《小妇人》。作者在书中描绘出马奇家四姐妹的形象。大姐梅格,二姐乔,三女儿贝思和小妹妹艾米。她们不仅有动人的面孔,还有一颗感恩、宽容、善良大方的心。
她们的感恩之心表现在马奇夫人、马奇先生身上。四姐妹在圣诞节那天,用自己的工钱,为母亲买了礼物,还向母亲深情道谢。乔在马奇先生住院的时候,剪去自己美丽的长发卖钱,给予父亲。
她们的宽容之心表现在矛盾身上。小女儿艾米和二姐乔发生争执,艾米一气之下将乔呕心沥血写出的小书烧毁。乔回来之后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气得脸发白。但最终在母亲的帮助下,没有“乌云遮盖太阳”原谅了艾米。
她们的善良大方之心表现在贫苦百姓身上。马奇夫人带着四姐妹把自己穿不上的衣物以及新鲜的食物送到贫苦人家里,他们感激不尽,称四姐妹为“天使”。
《小妇人》用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描写了马奇家四姐妹,在她们艺术家一般的才华下,强调的是个人的尊严和自立自律的重要,体现了奋发有为的精神。她们写作、绘画、弹琴、创作剧本、演出、管理家务……这些无一不透着她们的多才多艺。同时,她们又结社办报、照顾婶婶、做家庭教师、勤于写作……她们明智的、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我们也要像四姐妹一样,因为不论是为爱而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一扶弱为己的艾米,都曾自强不息的努力过。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4篇
“我们还有爸爸妈妈,我们还有彼此。”这句话是《小妇人》里面贝丝说的,是的,不管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有亲人的陪伴。贝丝和他的姐妹们生活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他们的父亲去为国家而战,家中只靠他们那慈祥的母亲支撑着,家庭从曾经的富有变成现在的朴素而贫穷,四姐妹从小公主般的生活变成应该自己劳动的少女。她们的母亲——马奇太太只是不断的在鼓励她们,给她们温暖的怀抱与无比的关爱,还有那谆谆的教导,马奇太太以母亲的身份来关爱她们,又以父亲的身份来严厉的要求她们。然而,我们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当我们降临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上,放开喉咙高歌一曲的时候,我们的母亲还在产房中任由医生的缝合,但她无怨无悔。当我们开始长小牙齿的时候,母亲被我们咬伤了多少次,但她还是充满喜悦,因为我们进入了成长的阶段……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唠叨个不停,总是怕我受到任何伤害,总是对我牵肠挂肚的。每次送我上学,她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的看我进校园的大门才肯扭头回去;每次我们受到一些小伤害或者是受伤,母亲总是会“小题大做”的责备我,可我却不知当时母亲比我们还疼,每次我犯错误,打我骂我的都是母亲,我对母亲是埋怨的,却不知其实她更心疼……
记得我刚开始学会骑自行车的时候,总是约几个小伙伴到处游玩,妈妈总是在我出门的时候唠叨个不停。每当晚饭后,我们的爸爸妈妈和邻居坐在门外的小桥上闲聊,我在一旁骑着自行车,刚学会不久的我只能用速度来保持平衡,一旦到拐弯的地方我总是操控不好,车身总是摇摇晃晃的,看上去就像要到了一般,妈妈见了立马喊我要小心点,可我一下没把持住,人和车在一声响声后啪的摔在了地上,妈妈马上跑过来把我扶起,一遍埋怨着爸爸给我买自行车,一边责骂我,还不停的看看我身上有没有受伤。爸爸把自行车扶在一旁,默默的说声:“还好有护栏,不然就要破像了。”妈妈一边扶我坐下,一边说着要把自行车扔了,我一听要把自行车扔了,哭的更加响亮了,妈妈急忙问我是不是哪里受伤了,我其实并没有受伤,只是舍不得自行车。但我那时并没有说出,妈妈着急的看着我,等我不哭时,我已经睡在床上了。我马上就跑到楼下看我的自行车还在吗,我见到自行车时很欣喜,但它被牢牢的锁住了,我被“泼了冷水”,我开始责怪妈妈,一天都没有和她讲一句话,而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对我好。
后来姐姐告诉我那天晚上妈妈把我身上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我受伤。亲爱的妈妈,我讲你对我的好都忽略了,只留下了你对我的责备和唠叨,我总是嫌你对我不够好,可你去用尽了全力来爱我。
妈妈,我爱你!是你让我有快乐而美好的回忆,是你让我有一个温暖的怀抱,你是世上的好妈妈!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5篇
今天我读了《小妇人》,里面有马奇家的四个女孩没有圣诞节礼物,照样过他们快乐的圣诞节,当我们过圣诞节的时候总会向爸妈要钱买,我们是过了好日子才可以买,但她们并不可以,一个圣诞节就只有1块钱,但我们一个圣诞节只用一元钱吗?不,没有,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不要花那么多钱,自己也要想想,爸妈真吗么些钱容易吗?我们也要体谅爸妈啊!
不只这样子,她们有的想买香水,有的想买书,但他们都没有钱,只有自己讨自己开心,用纸做。他们也没有钱去买剧本,只有自己写,到了节日,只有自己演,他们家也没有电视机,他们知道学习要努力。但我们家什么都有我们还不努力,天天花钱买玩具,我们要什么爸妈都同意,也都买得起,可我们就是不努力。
就算她们遇到了烦恼,都由自己解决,爸妈从来不帮忙。她们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从不认为自己没有用,并且,就算考试考得不好,自己都会哭,哪像我们,考得不好拉倒,下次再考过。我们也没有理想,我们也认为,没有钱活不成。可那是不可能的。
在她们四姐妹里面,如果又人生病了都是自己找顾的。一点也不像我们,生了病有妈妈照顾,我们还觉得好吵,不让我们睡觉,要我们吃药,还是那么苦的药,我们在学校里有气总回家发泄在妈妈身上,我们挨了爸爸的打,也是妈妈来安慰我们,可我们老是骂妈妈,告什么状,如果不告状,我就不会挨打啊,可是,妈妈也不骂我们,任由我们骂,也不打我们,还安慰我们不要哭了,在挨打的时候,还会叫爸爸不要打了。但马奇家的四姐妹行吗?不行,因为他们的爸爸在从军,会不会死都难说。
马奇夫妇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在他们周围营造了活泼又健康的气氛,使四姐妹始终怀着对爱的忠诚,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最终都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所以,就算马奇家很穷,可她们一样可以过节日,也可以快快乐乐的,不嫉妒其他人。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6篇
书名:小妇人
作者:露意沙.梅.爱尔珂得
我给这本书打的分数:文字(100)分,图画(100)分
书有几个句子很棒:第(268)页的(她望着这一群充满希望和福的家人,觉得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一片光明灿烂)。
第(268)页的(这件事完全是由他巧妙促成的)。
第(268)页的(罗来的话,另乔很感动)。
第(268)页的(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画面)。
故事发生时间:(十九世纪 )
地点:在美国北方一个大镇郊外
最主要的角色有:(美格、乔、贝丝、艾美、罗莱、马区夫人、罗伦斯先生)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乔)因为(老二,一个爱好文学的女孩,长为人带来许多欢笑)
我最不喜欢的角色是:(凯蒂)因为(他很高傲)。
我觉得我自己的个性和故事谁很像:(罗伦斯先生)。
这个故事的大意:书中四姐妹的个性,各有着极端的差异,因此,常会造成彼此之间的摩擦和埋怨。但是这些女孩总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吵,以维系家庭的和谐。它将女孩们的种种情感或思想上的变化,都刻划得很清楚令人喜爱。
这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个天真的姐妹,面对接二连三的困境,如何去反击它,而慈祥的母亲,又如何来引导这些青涩的孩子,走向成长之路。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7篇
姑娘们将灵魂交于爸爸,将心交于妈妈,将爱交于为她们操劳着、为她们活着的双亲,并且这种爱如同赐福人生并超越死亡的美妙纽带。将她们温柔的系在了一起。
——题记
哦!你叫乔吗?你是那么的活泼,那么爽朗,你热爱文学,梦想成为作家,对吗?
哦!你是梅格吗?你温柔漂亮、善理家务,你真是我们女性的榜样。
哦!你是艾美吗?你纤细端庄,热爱绘画,祝福你能够成为出色的画家。
哦!小贝思,我们腼腆的小贝思。你就像你酷爱的乐曲一般,美丽、多情、善感。相信你一定会拥有一架漂亮的钢琴的。
这便是马奇先生和马奇太太的四个女儿,这便是美国作家奥美科特笔下的四个小妇人!
马奇先生参军在外时,马奇太太一个人承担着家庭重担,四个女孩并没有一味的抱怨生活的艰难,而是尽其所能的帮助妈妈度过难关。梅格去金斯家做家庭教师,乔去马奇嫂嫂家做陪护,勤劳的贝思帮忙料理家务,小艾美学者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给家里添麻烦。
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们勇敢的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一直争取自立。可怜的贝思身体虚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劳动,即使面临死亡也毫不畏惧;
乔一直写作,经历失败的种种考验,最后成为作家;
梅格为了爱情舍弃马奇嫂嫂的遗产,与清贫但勤劳善良的布鲁克先生结婚,生活虽不富裕却幸福美满;
艾美放弃做艺术家的梦想,但一直坚持艺术创作,她成为了真正的淑女,经常参与慈善活动帮助生活困苦的人们。
正如她们父亲信上说的那样:“我知道她们会牢记我的话,做好孩子,忠实的做她们该做的事,勇敢的生活、战斗,战胜自己的缺点,等我重返家园的时候,我的四个小妇人一定变得更可爱、更令我感到骄傲!”
翻阅着,翻阅着,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幅描述幸福家庭的优美画卷,画卷中的四个小妇人是那么的恬静、贤淑、美丽。
多么舒缓,多么朴素,多么自然!
时间流逝,《小妇人》的魅力不减,这份浓浓的温情依然滋润我心。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8篇
《小妇人》这本书是以家庭为描述对象,以家庭成员感情纠葛为线索。描述了马克一家的天伦之爱,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故事中的主人公共有4个性格不一样的姐妹。大姐叫曼格,既美丽,但又很虚荣;二姐叫琼,优点就是在于豪爽直直;老三叫佩丝,既善良而又害羞;最小的叫艾米,爱漂亮但又爱惹麻烦。
《小妇人》这本书写的就是这四个姐妹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在这本书中,还写到了她们四个姐妹的母亲,他的母亲经常给予她们启发和教育。书中的人物写的栩栩如生,四个姐妹发生在故事中的事情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像书中有一篇故事叫《琼成功的第一步》这篇文章说的是琼经过每次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这篇文章对我的启发很大。
经过我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这四个姐妹发生的事是多么的趣味、难忘。如果同学们有时间,你们也去多看些课外书,你能够学到很多知识的哦!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9篇
书名:小妇人
作者:露意沙·梅·爱尔珂得
我给这本书打的分数:文字(100)分,图画(100)分
书有几个句子很棒:第(268)页的(她望着这一群充满希望和福的家人,觉得未来的日子,将会是一片光明灿烂)。
第(268)页的(这件事完全是由他巧妙促成的)。
第(268)页的(罗来的话,另乔很感动)。
第(268)页的(他们很满意这样的画面)。
故事发生时间:(十九世纪)
地点:在美国北方一个大镇郊外
最主要的角色有:(美格、乔、贝丝、艾美、罗莱、马区夫人、罗伦斯先生)
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乔)因为(老二,一个爱好文学的女孩,长为人带来许多欢笑)
我最不喜欢的角色是:(凯蒂)因为(他很高傲)。
我觉得我自己的个性和故事谁很像:(罗伦斯先生)。
这个故事的大意:书中四姐妹的个性,各有着极端的差异,因此,常会造成彼此之间的摩擦和埋怨。但是这些女孩总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争吵,以维系家庭的和谐。它将女孩们的种.种情感或思想上的变化,都刻划得很清楚令人喜爱。
这个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四个天真的姐妹,面对接二连三的困境,如何去反击它,而慈祥的母亲,又如何来引导这些青涩的孩子,走向成长之路。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10篇
“那么去吧,我的小书,向一切终将理解并欢迎你的人,展示你深锁于心的东西;并祝愿你所说出来的一切能使他们永远受益,并使他们决意成为远比你我更好的旅行者。
告诉他们梅茜的故事;她很早就开始了她的天国之旅。呵,让年轻的姑娘们认识她,珍视身后的世界,从而冰雪聪明;因为旅途上的少女能够跟随上帝,沿着圣足走过的道路,前进。”
这是改编自约翰·班扬的一首小序,那里透露出了作为主人公之一的梅茜,她的最终命运以及她对后人的影响。
我读这部小说,还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这么多年却仍然让我记忆深刻,无论是朴实的话语,还是温馨的场面,都深深吸引着我,让我无法忘怀。
“别着急,善良的人!守得云开见月明。”“我真期望能把我的那束花送给爸爸,我想他圣诞节恐怕过得没有我们这么欢乐呢。”
“先别告诉妈咪,让她以为我们是为自我准备的,给她一个惊喜。”“特迪,我真期望能……”
这些话语正是出自《小妇人》,处处透露着温馨朴实,又充满着孩子们对父母的爱。《小妇人》曾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全世界最畅销的一部优秀作品,这部作品也使它的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一举成名。路易莎的父亲一生沉迷于对梦想的追求,以至于无力负担家庭生活。维持生计的担子最终落到了他那富有进取精神的二女儿路易莎的身上。她很早就到学校教书,当女裁缝、护士,做洗熨活,十九岁时,甚至去做了女佣。收入虽然微薄,却也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她的创作又使家里的经济有了好的转机,在她笔下的女主角大多是意志坚定、美艳动人的女英雄。可见路易莎是个坚强不屈,不愿向困难低头的女孩儿。
所以,仔细看整本书,就会发现,路易莎所写的这部《小妇人》有一部分是影射了自我的真实生活,而又有一部分是出于她对完美生活的渴望。书中,他把自我写为乔,她的姐妹安娜、亚碧·梅和伊丽莎白分别写为梅格、艾美和贝思。在书中,每个姑娘都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高贵但会照顾人的大姐梅格,充满躁动却关心家人的二姐乔,优雅自私却颇得人心的艾美以及忘我无私却需要家人关爱的贝思。她们的母亲是慈祥的马奇太太,父亲马奇先生随军当兵。这样的一家人和她们的邻居男孩劳里、劳里的爷爷劳伦斯先生、马奇婶婶,以及周围的朋友所发生的如家庭日记般简单的故事,却流露着耐人寻味的亲情、友情和感情。书中展示的是一幅幅温馨甜美的家庭生活图景,歌颂了永恒的感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我喜欢书中的每一个人物,并且羡慕他们。因为我明白,自我没有她们那么优秀。乔是一个假小子,她喜欢创作、写诗,总是无拘无束,有着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在这方面,我自愧不如,做事没有毅力,总是三分钟热度,有梦想也不敢去追寻,反而选择一味的逃避。大姐梅格,是个淑女,为了自我的感情,甘愿贫穷。贝思,很恬静,总是为别人着想。艾米,很坚强,以扶贫济若为己任。扪心自问,我又做到了其中的哪一点呢?
马奇家的女孩儿又个个都是艺术家。乔擅写作,艾美绘画,贝思弹琴,梅格写剧本、演出、管理家务。这些都离不开母亲马奇太太的谆谆善诱,营造了一种有威信、活跃而又自律的生活。这些都着实让我很羡慕。贝思默不作声的为大家付出,为了帮忙赫梅尔一家,她得了猩红热,最终所以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再想到我自我,虽然也乐于助人,但比起贝思,我简直就是微不足道的,根本没有勇气为了助人而牺牲自我的生命。
四姐妹都有着善良仁爱的品质。《小妇人》用朴实无华的写实手法展现了四姐妹的命运,提醒我们:简单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自制并非是失去自我,而是更自我的选择。
这部小说让我明白,家是我们神圣的庇护所,里面有我们爱的人,也有爱我们的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家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一齐筑造的小房子里,充满着友情、亲情、感情,我们要为了这些感情,不轻易被困难打倒,让自我更坚强,更独立,从而保护自我爱的人。只要和家人在一齐过着简单的生活,就是幸福!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11篇
在美初一个大镇的郊外,住着有姐妹四个人。由于父亲出门从军,许久都没有回来,所以她们只能和慈祥的母亲相依为命。四个姐妹个性截然不同,大姐美格好虚荣但很温柔,二姐乔诙谐爽朗而好胜,老三佩斯心地善良、擅弹钢琴,而最小的爱米爱好绘画,但常给姐妹们增加麻烦。四个姐妹共同经历了一连串生离死别与生活的磨练,并在母亲爱心的教导下,各自发挥所长,成为成熟的“小妇人”。
《小妇人》是描写四个姐妹的家庭生活,这个家庭的中心点,是她们的`母亲。这位慈祥的母亲就像是这个家的掌舵人物,不但经营家计,还致力于孩子们的养育工作。以这位高贵而充满坚定信仰和理想的母亲为背景,四个姐妹各自发挥不同的个性,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这本书我以前就看过几次了,实在很感人,所以让我一看再看,回味无穷!尤其是四个姐妹互助合作度过难关的那段,更是让我印象深刻,不由得感叹如果这是上每一个人都有互助合作的心理,不再自私为己,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冲突了。这本书我最喜欢的角色是二姐乔,她那直率敢言的个性,不但令许多人喜爱她,想跟她做朋友,更有化冲突为美好的能力。故事中有许多悲欢离合,像是母亲得知远征的父亲重病时,要及时赶去,不得不离开她们一阵子,四姐妹的心里虽感到万分的难过与不舍,但还是表现出坚强的样子,不想让母亲再多一分负担,并在母亲离去后更努力过日子,她们那么勇敢坚强的样子,实在让我敬佩!但有时她们也会产生一些摩擦,像有一次乔写的稿子被爱咪烧掉了,虽然之后爱咪有去向乔道歉,但脾气不好的乔始终不肯原谅她,直到有一回她们去溜冰时,爱咪不小心掉进了冰湖中,差点造成一场悲剧,乔这才发现自己的坏脾气,竟让妹妹受到如此大的伤害,懊悔不已。幸好有母亲的开导,才让瞧渐渐改掉这个坏脾气。这段令我感触很深,如果一个人时常生气,那么他周遭附近的人也会感到不愉快,他做任何事也就不顺心,所以每个人都要笑口常开,改掉脾气不好这个坏习惯。
《小妇人》这本书还有许多感人、温馨、趣味甚至幽默的情节,这都在述说这四位姐妹经历生活的过程,尤其是最后当老三佩斯得了重病时,母亲不在,而大家分工合作,坚强地照顾佩斯,并做了正确的抉择。她们那种成熟的表现,代表她们已经长大了,已脱去那青涩的外衣,转为四个可以照顾自己的“小妇人”了。
读书笔记小妇人 第12篇
《小妇人》是为数不多的我看过几遍还想继续看的书,也是我觉得值得每个女生好好读一遍的书。这本书有些小众,名气远远比不上同为女性文学的《简爱》,但它的思想价值是巨大的。
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主人公是马奇一家。马奇先生心怀家国,作为战地牧师远赴前线,为保家卫国贡献力量。马奇夫人带着四个女儿在家中生活,她们家庭和美、相亲相爱,同时还展现出勤劳善良、温柔端庄、勇敢坚强、独立自强等一系列美好品质。
喜欢这本书,首先是喜欢书里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年少时,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有的随风消逝,有的却成为了现实。少女时期的女孩们各有各的梦想,大女儿Meg想成为贤妻良母,二女儿Jo想成为一代文豪,三女儿Beth的心愿是身边所有人都过得幸福快乐,小女儿Amy想变成有钱的画家。后来,通过她们的努力和坚持,这些最初的梦想终于一步一步地变成了现实。Meg嫁给了平凡的穷小子,为了爱情甘于贫穷,她用心经营婚姻生活,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Jo一直没有放弃写作,为了获取写作灵感,孤身一人前往纽约见世面,直到作品越写越出色,不断发表在报纸杂志上。Beth为救助穷苦人民感染了猩红热,此后身体每况愈下,最终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虽然无比可惜,但她直到临终最后一刻都是幸福满足的。Amy曾经渴求飞黄腾达,但她没有迷失自我、随波逐流,而是不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雅可爱,最终跻身上流社会。
如果只是梦想照进现实,那这本书还不足以如此感动我,最让我感动的,是书里呈现出的爱。既有家国情怀、扶贫济弱的大爱,也有夫妻之爱、父母与女儿之间的爱、手足之情、朋友之爱、恋人之爱。每一种爱都是那么真挚,那么打动人心。简单的字句无法描绘清晰,暂且记录几个印象深刻的细节吧。
父亲希望国家不再四分五裂,也希望小家庭可以团圆。母亲则认为只要国家需要,即使心爱的丈夫要去战火纷飞的前线,也要支持他,要让他去保卫国家,而她则在家里照顾小家庭,这是他们的分工。送父亲上车,母亲甚至连眼泪也不曾掉下,因为母亲深知,丈夫要去做顶天立地的事,眼泪只会增添丈夫的担忧以及女儿的恐惧。父亲在前线守卫大家,母亲在后方守护小家,两个人都是那么平凡,却又那么伟岸。
Amy出于任性烧毁了Jo长期以来辛苦写下的书稿,Jo恼怒至极,扬言这辈子也不会原谅Amy,但是看到Amy跌入冰窟,还是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自己的手鲜血淋漓也顾不上疼,内心本能的反应就是要去救妹妹。事后,Jo十分懊悔,如果不是自己脾气太大,也许妹妹就不会出事,她问母亲,为什么从来没见过妈妈生气的样子呢?母亲说,其实我每一天都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我没有表现出来,过去的四十年,我都在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段对话让我深有感触,步入婚姻的女子,往日的诗歌远方迅速被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吞没,面对繁杂琐事,学习克制自己的坏情绪已经成了必修课。尤其是做了妈妈以后,不愿让孩子感染到自己的坏情绪,也不愿让孩子分担自己的辛苦,只能竭力表现出快乐和坚强。妈妈好像是一个万能的角色,可谁知妈妈的内心暗藏着多少的波涛汹涌。
突如其来的电报打乱家里的平静,父亲病重,母亲要即刻赶到父亲身边去,可是家里连一张火车票都负担不起。果敢的二女儿Jo趁着给父亲买药的机会,去理发店卖掉了自己的头发。Jo长相普通,姐妹们常开玩笑说,头发是Jo的onlybeauty。为了给家里分忧解难,Jo毅然决然地卖掉了她唯一引以自豪的头发,换得了25美元。女儿的懂事本已十分感人,更感人的是,理发店老板本来认为25美元的要价太高,但得知这笔钱的用途后,还是给了Jo25美元,因为老板的儿子也在前线作战。你的父亲在为国家和平而战,我的儿子也在为国家和平而战,这共同的心愿让陌生的人们成了相互爱护的一家人。
三女儿Beth性格羞怯,经常待在家里,不愿出门与人打交道。母亲鼓励她走出门去,去隔壁劳伦斯家里弹钢琴。Beth一次又一次地拿着琴谱走出门去,母亲都在后面紧张而又期待地目送她。Beth无法战胜自己的内心,始终无法迈出那一步,一次又一次失败而归,读后感母亲依然给她温暖的拥抱作为安慰和鼓励。这个片段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的我性格内向,父亲为了锻炼我,经常要我放学后去街上买点东西回来,以此引导我独自去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至今日依然铭记于心。如今当了妈妈,更加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Meg婚期在即,四姐妹穿上了婚礼上要穿的衣服,看到四个女儿打扮得光鲜动人,母亲惊觉,女儿都长大了,也要嫁人了!她先是惊讶,而后激动,最后是伤感和不舍,关上门出去,泪湿眼底。同为母亲的我,对此颇有感触。孩子的成长似乎是一瞬间的,刚出生时的小模样还历历在目,怎么一转眼就要离开妈妈了呢?曾经盼望孩子长大成人,独立自强,可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妈妈心中却是满满的不舍和失落。但,只要孩子幸福,妈妈还是要笑着送孩子出门,看着孩子去成立自己的小家庭,唯恐自己的爱成了孩子的束缚。
家庭的困难没有压垮这一家人,勤劳自强的父母也给了孩子们最好的榜样,四个女儿都成长为了自立自强的独立女性。Meg做家庭教师挣钱养家,这一行为让名媛淑女瞧不起,不屑与她交朋友,但Meg还是坚定地认为,劳动是光荣的,靠双手挣来的钱让我内心踏实快乐,并没有什么不好。Jo也一直通过写作挣的稿费来补贴家用,在Beth病重时,Jo不断抽时间写作挣钱,最终实现了带Beth去看海的心愿。我相信这样的三观在任何时代都是不会过时的。
Jo写的小说终于有了发表的机会,一旦发表,可以得到300美元的稿费,这笔钱足够给家里买很多必需品了。但父亲还是劝Jo拒绝这个机会,因为出版社希望能大幅修改Jo的作品,父亲认为,女儿的才华远远不止这300美元。父亲不希望女儿为了赚钱而迷失方向,劝导Jo静心打磨写作技巧,写出更好的作品,不要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父亲还说,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如果没有过多的欲望,平淡度日是完全足够的,女儿没有必要为了赚钱而去做违背内心的事情。父亲的远见和心胸,以及对女儿的了解和认可,都让我看到了我父亲的影子,非常感动。
四个女儿当中,Beth的结局是最悲剧的。她在帮助穷苦家庭时不幸感染了猩红热,一度陷入生命危机。幸运的是,她最终还是熬过了难关,只是身体状况就此衰败下去,以致最终年纪轻轻就撒手人寰。Beth早早地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独自面对死亡即将来临的恐惧,最终变得乐观豁达,平静地接纳了死亡。母亲说,Beth是她最不舍得嫁人的一个孩子,最无法想象她将会离开这个家去组建新家庭的一个孩子,最无法想象她将会生宝宝的一个孩子。看到这里,我也快要哭出来。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却无能为力,实乃生命无法承受之重!万幸的是,Beth有无比爱她的家人,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光给了她最温暖的陪伴。
书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角色,就是AuntMarch。十几岁时初次看这本书时,我本不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她性格古怪,而且仗着有钱就高高在上,对人颐指气使,做派十分可恶。没想到现在的我倒挺喜欢这个人物了。在Meg即将与劳伦斯家的家庭教师订婚时,Aunt言辞激烈地劝阻,她认为以Meg的条件完全可以许配更好的人,嫁给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以后一辈子都要活在经济压力之下,不仅尖酸刻薄地挖苦了眼前的穷小子,还出言威胁Meg:如果你要跟他结婚,那你休想得到我一分钱。虽然出言狠毒,但是在Meg结婚时,Aunt还是送上了珍贵的珍珠项链,以及她对侄女最真诚的祝福。亲人终究是亲人,也许言语不中听,也许平时有些矛盾冲突,但亲人的关心和祝福永远是最真的。
除了书中各种各样的爱,我还非常喜欢马奇一家的家庭氛围,平时一起勤勉劳作,闲暇时也总要一起读书、一起弹琴唱歌、一起庆祝节日,在平淡琐碎的日子里创造属于他们的诗情画意。他们珍惜每一个在一起的日子,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最美的时光。不论是谁出了远门,都会定期给家里写信,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外面的所见所闻,收信人则围在一起读信,对信中的一切都充满关切。家人之间的交流不只是平常是衣食住行,还有思想的进步,以及兴趣爱好的交流,是那么融洽,那么怡然自得。我最向往的生活,就是这般模样。
《小妇人》的情节和人物关系都是简单的,但它给人的触动和启发是非常丰富的。以后我还会重读几遍,相信到那时还会有更多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