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5篇)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新冠疫苗接种组织与信息报告工作方案一接种现场组织一县级指挥部负责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的设置和安排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组织技术疑似预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新冠疫苗接种组织与信息报告工作方案一接种现场组织一县级指挥部负责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的设置和安排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组织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宣传督导后勤保障等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
新冠疫苗接种组织与信息报告工作方案
一、接种现场组织(一)县级指挥部负责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的设置和安排,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成立组织、技术、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宣传、督导、后勤保障等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好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物资调用等工作。(二)县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实施接种工作,各乡镇、经开区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接种人员的摸底登记、宣传发动和预约接种。根据要求设置临时接种场所,协助配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设备和冷链设施设备,安排接种时间,组织疫苗接种现场活动。(三)设置临时接种点的接种单位(或指定的医疗机构)。要根据受种人群数量,选配合适的接种人员,承担临时接种点所需疫苗、注射器材、急救药品及其他相关器材的准备工作。(四)接种现场需要备有足够空间用于接种后留观,接种对象完成接种后,应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后方可离开。现场工作人员应告知受种者接种新冠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后续健康状况观察、处置建议以及联系方式等。(五)使用后的自毁型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消毒棉签及其他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处
1
理,未设在医疗机构的临时接种点应将所有医疗废物带回集中处理。
(六)一旦发现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要及时组织救治,按照现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及时进行调查、鉴定、处理和报告。
二、接种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一)登记和报告内容1.疫苗流通信息。接种单位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台账,并通过扫描疫苗追溯码在省统筹健康信息平台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记录疫苗出入库信息和疫苗库存信息。报告内容为新冠疫苗供应及库存信息汇总表(格式见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一期疾病预防控制项目下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新冠疫苗出入库数据(格式见数据交换文档规范2.6.3预防接种)。2.接种信息。接种单位做好接种登记,汇总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同时,利用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录入并上报新冠疫苗接种个案数据。报告内容为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汇总表(格式见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和新冠疫苗接种个案数据(格式见数据交换文档规范2.6.3预防接种)。(二)报告方式和时限1.疫苗流通信息
2
(1)供应及库存汇总数据报告。各省省级用户于每日上午12时前,登录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以省为单位填报前一日的辖区疫苗供应及库存汇总信息。
(2)出入库信息报告。已对接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式平台的省实时上传或于每日20时至次日5时集中通过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将当日疫苗出入库信息交换至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尚不具备对接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正式平台条件、但省内基本完成各项部署的省,省级用户在每日20时前登录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利用临时工具手动上传新冠疫苗出入库信息的xml格式zip压缩包。
2.接种信息(1)接种汇总数据报告。省级用户每日上午12时前,登录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以省为单位,填报前一日本省份新冠疫苗接种信息汇总表。同时,应以省为单位填报各项摸底总人数。(2)接种个案数据报告。接种单位应在接种完成后24小时内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至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每日上传新冠疫苗接种个案信息至国家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接种信息可由接种单位在接种完成后实时上传,也可由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每日集中上传(每日20时至次日5时)。当信息系统无法对接时,省级用户可利
3
用临时工具手动上传新冠疫苗受种者信息的xml格式zip压缩包(每日20时前)。
(三)数据管理1.用户账号安全。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要做好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加强对信息系统账号和密码的管理。一旦发现账号密码泄露或被盗用,应立即更改密码并及时报告处理。2.数据安全。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应注意保存新冠疫苗数据。建立新冠疫苗相关信息查询和使用制度。其他单位查询相关信息,须经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未经许可,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信息数据。3.质量控制。疾控机构应加强指导辖区内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审核,核查数据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及时删除重复个案信息,确保数据完整、准确。(四)工作要求1.新冠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必须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实现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电子化管理和数据及时报送。各省份应按照国家数据交换文档规范要求,完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相关信息收集和报告功能,做好系统运维保障,登记和每日报送新冠疫苗接种相关信息。同时,做好常规接种信息数据交换工作。2.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含增设的接种单位)应配备计算机、扫码器、预防接种证打印机等设备,合理配备信息登
4
记和报告人员,做好培训,确保能够按照国家要求登记和及时报送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
3.对于增设的接种单位,其接种单位编码应按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接种单位编码维护工作方案(试行)》的要求,由县级疾控机构及时录入国家标准编码管理系统后,2小时内通知市级疾控机构审核;市级疾控机构审核通过后,2小时内通知省级疾控机构审核通过后,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各省应及时督促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承建公司,及时将新增单位编码同步更新至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4.对于接种单位设置的临时接种点,不再新增接种单位编码,其信息登记和报告仍纳入原接种单位信息系统管理。
5
篇二: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2022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
2022新冠疫苗预防接种应急预案根据省新冠肺炎疫情预防管理办公室《关于逐步接种各种人类新冠状病毒疫苗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原则。(一)根据外部预防输入、内部预防反弹的预防管理战略和疫情预防管理形势的要求,区分重要缓急,稳步推进疫苗接种。(二)接种过程中,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为居民免费接种。(三)确保疫苗接种各环节符合法律规定的各项条件、要求,保证疫苗质量和接种安全。(四)落实当地责任和行业监督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协调推进相关工作。二、实施程序。(一)完成
在我县的港澳台居民等归口管理部门、县级疫情对策应急综合指挥部确定的其他人(3)开展
息系统报告规定信息,实现疫苗全过程的追踪,疫苗来源可以调查、追踪。(四)规范疫苗的贮藏和运输。各接种机构、县疾病对策中心根据《疫苗贮藏和运输管理规范》,制定新的冠状病毒疫苗贮藏运输方案,配备疫苗冷藏运输、电子追踪系统和免疫计划信息系统所需的设备,依法灵活组织新的冠状病毒疫苗配送,减少配送环节,提高配送效率。保证新冠状病毒疫苗在贮藏、运输全过程中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定期监测、记录温度。疾病对策机构、接种机构应认真落实疫苗的接收和贮藏管理责任,确立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对包装无法识别、贮藏温度不符合要求的疫苗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报告有关管理部门。储存、运输、使用各环节严防疫苗流失。四、加强监测和救治。(一)进行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理。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职责负责新冠状病毒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疫苗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规范开展监测报告、调查诊断和鉴定等工作,提高监测处理质量。由于预防接种导致接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怀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对社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怀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立即向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由各自的责任组织调查、处理。对涉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疾病对策机构和医学会根据国家有关调查诊断和鉴定的规定进行。县市场监督部门与县卫生健康部门制定新冠状病毒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疫苗安全事件等级、处置组织指挥体系和责任、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二)加强异常反应医疗救治保障。县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应加强本县医疗救治保障工作指导。根据县医共体区域,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对口负责区域内接种点的医疗救治保障,派遣有经验的急救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药品等驻点
保障。参加疫苗接种和医疗保障的所有医务人员都要先训练后出港,熟悉疫苗疑似异常反应症状、体征,掌握疑似异常反应救治技术,加强疫苗接种禁忌症问诊,及时识别、立即处置在接种现场的严重疑似预防异常反应,同时重视迟发严重疑似异常反应医疗救治异常反应医疗急救相关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支付。五、加强工作保障。(一)执行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应对当地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管理责任,加强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严格管理疫苗运输、使用、出境等流动,严格防止疫苗失控。打击假冒、盗窃、买卖等违法行为。各乡镇和行业主管部门应根据责任组织、指导、协调行业人员疫苗接种,切实开展深入工作,及时报告接种对象信息,有序组织接种工作,确保各管辖区各行业管理内符合接种条件的目标群体应种。(二)实行经费保障。新冠状病毒疫苗在知情自愿同意的前提下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本轮疫苗和接种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承担,财政基金补助医疗保险基金,居民个人不承担费用。县卫生健康部门应根据省疫情预防管理应急综合指挥部署,充分利用疫苗储藏管理、冷链扩张、接种能力提高、信息化建设追踪、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等现有资源,切实实行新冠状病毒疫苗免费接种政策,确实有不足的地区,县财政可根据实际需要支持。(三)加强宣传指导。各乡镇各部门要全面做好科学宣传工作,大力宣传疫苗保护个人健康,控制新冠肺炎流行的重要作用,传达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科学信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解释疑问,引导公众合理看待接种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异常反应、偶然反应等,消除大众疑问,形成合理的期待。用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和说明,得到大众对新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协助和支持。继
续积极提倡合理的社交距离、洗手、戴口罩、筷子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掌握正确的舆情导向,提高公众防护意识。
篇三: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新冠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登记报告方案
为贯彻落实《疫苗管理法》要求,规范、有序地做好新冠疫苗上市后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登记和报送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
新冠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全面纳入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实现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电子化管理和数据报送。
二、登记和报告内容
(一)疫苗流通信息
接种单位建立疫苗出入库登记台账,并通过扫描疫苗追溯码在省统筹健康信息平台的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中记录疫苗出入库信息和疫苗库存信息。
(二)接种信息
接种单位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应提供受种者预防接种凭证填写新冠疫苗预防接种登记表留存备查,按照要求汇总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汇总表同时,利用接种单位信息系统,录入上报新冠疫苗接种个案数据。报告内容为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汇总表和新冠疫苗接种个案数据。
三、报告方式和时限
(一)疫苗流通
1.出入库和库存信息报告。各疫苗流通单位应在发生疫苗流通数据24小时内,将流通信息上传至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2.库存汇总数据报告。区疾控中心于每日上午10点前,收集辖区新冠疫苗库存信息,汇总上报前一日截至18:00的新冠疫苗库存信息汇总表。(二)接种信息
1.接种个案数据报告。接种单位应在接种完成后24小时内将接种个案信息上传至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
2.接种汇总数据报告每日上午10点前,区疾控中心按要求填报上一日本辖区新冠疫苗接种信息汇总表。
四、数据管理
(一)质量控制
区疾控中心应加强指导辖区内疫苗流通和接种信息审核,核查数据错项、漏项和逻辑错误,及时删除重复个案信息,确保数据完整、准确。
(二)数据安全
区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应注意保存新冠疫苗数据。建立新冠疫苗相关信息查询和使用制度。其他单位查询相关信息,须经同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未经许可,不得向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关信息数据。
(三)用户账号安全
区疾控中心和接种单位要做好信息系统用户权限管理,加强对信息系统帐号和密码的管理。一旦发现帐号密码泄露或被盗用,应立即更改密码并及时报告处理。
篇四: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新冠疫苗打了一针就能查出记录吗?为什么打了新冠疫苗查询不到接种信息?
对于新冠疫苗打了一针怎么查记录这个问题当下最为通用的一种就是微信医疗健康中的疫苗查询,假如你没微信的,可以依据各省市一些查询程序进行查看,例如北京的健康宝、深圳的粤省事等。
随着新冠疫苗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响应国家的号召接种新冠疫苗,不
过许多人打完新冠的时候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查找不到接种信息,还有就是,新冠疫苗打了一针就能查出记录吗?下面,就快和网一起了解相关学问吧!
本文名目1、新冠疫苗打了一针就能查出记录吗?2、为什么打了新冠疫苗查询不到接种信息?
为什么打了新冠疫苗查询不到接种信息?对于为什么新冠疫苗打了查询不到接种信息这个问题,一般来讲多是由于疫苗的接种信息还未连接到大数据上面。大家延后两天查询即可,而且查询的地点也许多,除了各个省市的微信公众号上能够查到,直接在微信中打开医疗健康一览也是能够查到的。
3、打新冠疫苗的地方痒正常吗
新冠疫苗打了一针就能查出记录吗?
打新冠疫苗的地方痒正常吗打新冠疫苗的地方痒正常吗是当下大多数人都有的疑问,一般来讲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假如是新冠疫苗注射的地方有些痒,这种状况属于打了新冠疫苗后的不良反应,不需要太过担忧,一般在两三天后就会缓解,可以观看看看。另外接种完疫苗后你留意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不要猛烈运动。
延长阅读:新冠疫苗三针的疫苗优于两针的吗?新冠疫苗2针和3针有什么区分?国产新冠疫苗哪个有效率高?只打一针的新冠疫苗叫什么名字?六月之后新冠疫苗要收费吗?一针两针三针的新冠疫苗哪个效果更好?
大全网./
篇五: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新冠疫苗支付宝查询接种记录
1.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新冠疫苗“,选择“新冠疫苗预约”。
2.疫情疫苗专区中,点疫苗预约
3.点击成人建档
4.按下一步,成人建档,核对填写信息
5.重复建档提示。该用户在浙江省预防系统已经创建过档案,无需新建。
6.返回疫苗在线预约平台页面,点击接种记录
7.完成新冠疫苗记录查询
新冠疫苗接种时间、注射次数、疫苗名称、生产厂家、具体疫苗编号一清二楚。
8.以上查询仅供参考!
推荐访问:2022新冠疫苗接种记录查询 接种 疫苗 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