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考核奖惩办法
一、考核目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考核旨在激励和规范乡村示范村建设,推动农村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对乡村示范村进行全面评估,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发建设力量,促进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快速发展。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包括综合指标、环境评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指标:考察示范村综合发展情况,如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保健等。综合指标将综合考虑其他各项指标结果,并给予适当权重。
2.环境评估:衡量示范村的自然环境质量,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噪音等因素。
3.基础设施建设:评估示范村的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农田灌溉、防洪排涝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农业发展:考察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农机设备使用情况,评估农业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
5.文化传承:评估示范村的传统文化传承情况,包括传统节日、民俗习惯、手工艺技术等的保存和传承。
6.社会服务:衡量示范村的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包括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
三、考核奖惩办法
1.奖励措施:
(1)优秀示范村奖:对在考核中得分较高且符合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村庄,给予一定的奖金和荣誉称号,鼓励其继续保持和提升发展水平。
(2)示范村补助:对评定为示范村的村庄,每年向其提供一定额度的资金支持,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领域。
(3)示范村推广奖:对于取得显著成效的示范村,积极推广其成功经验,并给予一定的推广奖励,鼓励其他村庄学习借鉴。
2.惩罚措施:
(1)违规扣分:对在考核中存在违规行为或不符合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村庄,根据违规行为的情况给予相应扣分,导致严重违规的将取消示范村地位。
(2)降级处理:对连续多年考核得分低于一定标准的示范村,可以降级或取消示范村的资格,返还已获得的示范村补助。
四、运行机制
1.考核周期:每年一次的考核周期,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跨度为一整年。
2.考核组织:由县级农村经济发展部门组织,成立考核组织委员会负责全面考核工作。
3.考核评分:根据上述考核内容,制定相应指标和评分标准,由专业评估团队进行评估,得出分数,各项评分按一定权重加总得出最终得分。
4.奖惩公示:将考核结果公示在县级政府官网等媒体平台上,便于公众进行查询和监督。
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合理激励和规范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将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对示范村的奖励和惩罚,有助于形成较好的乡村示范村创建氛围,带动更多农村村庄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创建中来,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篇二: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考核验收指标
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考核验收指标是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保护乡村环境。为了确保示范村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考核验收指标。
首先,要从乡村产业发展角度考核验收。这包括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收入增长、农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等方面。乡村振兴示范村应该注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要从基础设施建设角度考核验收。这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示范村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农村公共设施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方便农民的出行和生活,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另外,要从农民生活水平角度考核验收。这包括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方面。示范村应该重视农民的教育医疗权益,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服务水平,建设好乡村医疗机构和学校,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同时,要注重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培养优秀乡村文艺队伍,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最后,要从乡村环境保护角度考核验收。示范村应该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生态宜居
的乡村环境。同时,要推动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考核验收指标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活水平和乡村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综合考量。各级政府和农村建设部门应该根据这些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加强对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监督和督促,确保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篇三: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
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是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为了提高农村发展质量和水平,打造出一批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乡村发展典型,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乡村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和衡量。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优势: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接近主要交通节点,便于交通运输。
2.自然资源: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农田、水资源、森林等。
3.人文资源: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色民俗风情。
二、基础设施:
1.生活设施:完善的饮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
2.农田水利设施:规范的农田灌溉、排水设施,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和排水畅通。
3.交通网络:畅通的交通路网,便于农产品流通和居民出行。
三、产业发展:
1.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
2.农业现代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设施和管理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3.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链条,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形态,提高综合效益。
四、生活环境:
1.美化乡村:美化乡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建设整洁、美丽的农村生活环境。
2.住房建设:推动农村住房提升改造,建设安全、舒适的农民住房。
3.公共服务: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学校、医院、文化活动场所等,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五、社会治理:
1.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组织体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乡村自治水平。
2.社会和谐: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
3.乡风文明:倡导文明乡风,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提高乡村精神文明程度。
以上是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不仅仅需要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更需要有特色的产业发展、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全的社会治理。只有不断提升标准,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篇四: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全面展开。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共享。
二、示范村建设目标
1.经济发展:建设示范村要注重培育农村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农民收入。
2.生态环境:示范村建设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保护,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3.基础设施:示范村建设要重点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提高农村基础服务水平。
4.公共服务:示范村建设要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乡风文明:示范村建设要传承和发扬乡风文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示范村建设重点领域及措施
1.农业发展
1.1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设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提升。
1.2组织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1.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营销体系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生态环境保护
2.1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治理农村污染源,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2.2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
2.3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力。
3.基础设施建设
3.1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提高农民出行便利性。
3.2完善农村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基础服务水平。
3.3加强农村住房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4.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资源供给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4.2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4.3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文化素养。
5.乡风文明建设
5.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5.2强化农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5.3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示范村建设指标和考核机制
为了确保示范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应建立相应的指标和考核机制,对示范村建设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示范村建设指标可以包括经济增长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乡风文明建设成效等方面。考核机制可以通过定期评估、赋予奖励和激励等方式,对示范村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
五、总结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方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通过在示范村中的全面发展,可以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示范村建设目标、重点领域及措施的制定,以及指标和考核机制的建立,将为示范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腾飞。
篇五: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篇六: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县乡村振兴达标村与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项目
达标村
1、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规2、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与划参与度在60%以上;编3、聘请兼职规划师定期指制
导村庄建设。
四农村一
综合改革
个4、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50%以上的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或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5、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率在50%以上。
5、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60%以上的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或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率在60%以上。
7、制定林权、水利等领域改革实施方案。
一星级示范村
1、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2、制定村庄提升规划并实施;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70%以上;4、聘请兼职规划师定期指导村庄建设。
二星级示范村
1、制定乡村振兴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2、结合村庄历史文化或产业特色制定发展规划并实施;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80%以上;三星级示范村
1、有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2、结合村庄历史文化或产业特色制定发展规划并实施;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90%以上;4、聘请兼职规划师全程参与村庄4、聘请兼职规划师全程参与建设。
村庄建设。
5、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5、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部到位,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率效利用率在70%以上。
在80%以上。
7、制定林权、水利等领域改7、制定实施林权、水利等领域改革实施方案并实施。
革实施方案并取得明显成效。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集体经济组织
三年行动计划
畅通行五动
大行动
6、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7、有1个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9、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10、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50%以上。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12、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60%以上。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12、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70%以上。
13、主次街道与60%以上的小街巷全部硬化;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7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6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与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12、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在80%以上。
13、主次街道与80%以上的小街巷全部硬化;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9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9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11、主次街道全部硬化;13、主次街道与50%以上的小街12、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巷全部硬化;13、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14、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15、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6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净16、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化坑塘、空闲地、村周边);行17、生活污水处理率在50%动
以上或农户改厕率在70%以上;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坑塘、空闲地、村周边);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30%;20、生活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上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坑塘、空闲地、村周边);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50%;20、生活污水处理率在80%以上或农户改厕率在80%以上;21、村室与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坑塘、空闲地、村周边);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60%;20、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或农户改厕率在90%以上;21、村室与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18、村室与文化广场有公厕或农户改厕率在70%以上;并对群众开放。
21、村室与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绿19、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行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动
案》);20、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30%以上;21、围村林达标(无任务的除外);22、4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40%以上;24、围村林达标;25、6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50%以上;24、围村林达标;25、7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60%以上;24、围村林达标;25、8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美23、无违章建筑;26、无违章建筑;化24、无有碍观瞻的建筑与临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与临时性行时性建筑;建筑;动
25、d级危房拆除率在50%28、d级危房拆除率在60%以上;以上;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26、广告招牌规范有序;27、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28、临街墙体美观整洁;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化率在30%以上;26、无违章建筑;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与临时性建筑;28、d级危房拆除率在70%以上;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26、无违章建筑;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与临时性建筑;28、d级危房拆除率在80%以上;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化率在60%以上;32、村庄庭院60%以上达到“五美”庭院标准;33、主街道与公共场所路灯安装29、村庄庭院20%以上达到32、村庄庭院30%以上达到“五化率在40%以上;“五美”庭院标准;美”庭院标准;32、村庄庭院40%以上达到30、主街道与公共场所路灯33、主街道与公共场所路灯安装“五美”庭院标准;安装率100%并能正常使用。
率100%,次街道路灯安装率达到5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33、主街道与公共场所路灯率100%,次街道路灯安装率达到安装率100%,次街道路灯安8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装率达到7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文化行动
31、有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广场;32、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与禁毒禁赌会;33、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34、有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35、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
34、有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广场;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36、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与禁毒禁赌会;37、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38、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39、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40、有公共停车场。
34、有文化活动中心与文化广场;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36、有养老中心或学生四点半课堂;37、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与禁毒禁赌会;38、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39、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0、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41、有公共停车场。
34、有文化活动中心与文化广场;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36、有养老中心与学生四点半课堂;37、有图示阅览室;38、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与禁毒禁赌会;39、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40、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41、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42、有公共停车场。
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党组织组与党织员保作用障
发挥
36、“两委”班子与村民自治组织健全;37、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38、年内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39、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40、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60%以上;41、无信访问题。
41、“两委”班子与村民自治组织健全;42、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43、年内班子成员与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44、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45、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46、无信访问题。
42、“两委”班子与村民自治组织健全;43、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44、年内班子成员与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45、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46、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47、无信访问题。
43、“两委”班子与村民自治组织健全;44、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45、年内班子成员与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46、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47、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48、无信访问题。
篇七: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支柱,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了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标准。本文将对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并提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措施。
一、引言
乡村振兴示范村是指在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组织动员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的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对于全国乡村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乡村振兴示范村标准概述
1.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主要包括农业、农村二三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发展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2.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人才。
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包括道路、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要保持乡村生态宜居,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5.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要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农耕文明,培育乡村文化自信。
6.组织动员能力
组织动员能力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动员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
三、具体指标及评价方法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具体指标包括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乡村文化、组织动员能力等方面的指标。评价方法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措施
1.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扶持力度。
2.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资金需求。
3.技术指导:加强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4.人才培养:加强乡村振兴人才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5.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五、结论
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只有全面提高乡村振兴示范村的标准,才能更好地推动全国乡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
篇八: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县乡村振兴达标村和星级示范村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项目
达标村
1.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
规2.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和划参与度在60%以上;
编3.聘请兼职规划师定期指制
导村庄建设。
四个
一
农村综合改革
4.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50%以上的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或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
5.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一星级示范村
1.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
2.制定村庄提升规划并实施;
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70%以上;
4.聘请兼职规划师定期指导村庄建设。
5.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60%以上的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或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
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率二星级示范村
1.制定乡村振兴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
2.结合村庄历史文化或产业特色制定发展规划并实施;
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80%以上;
三星级示范村
1.有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并实施;
2.结合村庄历史文化或产业特色制定发展规划并实施;
3.规划方案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90%以上;
4.聘请兼职规划师全程参与村庄4.聘请兼职规划师全程参与建设。
村庄建设。
5.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到位,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
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5.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部到位,宅基地超标部分全部退出,超标使用费全部收缴;
6.通过宅基地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效利用率置土地资源并有效利用,有在60%以上。
效利用率在70%以上。
在80%以上。
效利用率在50%以上。
7.制定林权、水利等领域改革实7.制定林权、水利等领域改7.制定实施林权、水利等领域改施方案。
革实施方案并实施。
革实施方案并取得明显成效。
集体经济组织
三年行动计划
畅通行动
6.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7.有1个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
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9.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
10.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50%以上。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
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
12.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60%以上。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并实施;
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
12.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70%以上。
13.主次街道和60%以上的小街巷全部硬化;
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
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7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
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6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
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8.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
9.有1个以上集体经济增收项目;
10.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11.制定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如期实施;
12.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在80%以上。
13.主次街道和80%以上的小街巷全部硬化;
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
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9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
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9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
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11.主次街道全部硬化;
13.主次街道和50%以上的小街12.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
巷全部硬化;
13.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
14.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
15.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14.户户通自来水、通电力;
15.燃气主管道到村后一年内,60%以上的农户通燃气;
16.热力主管道到村一年内,50%以上的农户通热力;
17.村内通光纤、有线电视、通讯、有安防设施。
五大行
净化行动
16.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坑坑塘、空闲地、村周边);
塘、空闲地、村周边);
17.生活污水处理率在50%以上或农户改厕率在70%以上;
18.村室和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
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30%;
20.生活污水处理率在70%以上或农户改厕率在70%以上;
21.村室和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18.卫生保洁全覆盖(街巷、坑塘、坑塘、空闲地、村周边);
空闲地、村周边);
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50%;
20.生活污水处理率在80%以上或农户改厕率在80%以上;
21.村室和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19.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达到60%;
20.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或农户改厕率在90%以上;
21.村室和文化广场有公厕并对群众开放。以300户为基数,每增加300户增建1座公厕。
动
绿19.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行案》);
动
20.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30%以上;
21.围村林达标(无任务的除外);
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40%以上;
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22.入村主要道路实现绿化(标准见《长垣县全域城镇化基础设施提升实施方案》);
23.村内主街道绿化率在60%以上;
24.围村林达标;
50%以上;
24.围村林达标;
25.6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24.围村林达标;
25.8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25.7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园”。
22.40%以上的空闲院地建成“四园”。
“四园”。
美化行动
23.无违章建筑;
24.无有碍观瞻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25.d级危房拆除率在50%以上;
26.广告招牌规范有序;
27.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
28.临街墙体美观整洁;
29.村庄庭院20%以上达到“五美”庭院标准;
30.主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26.无违章建筑;
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28.d级危房拆除率在60%以上;
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
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
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化率在30%以上;
32.村庄庭院30%以上达到“五美”庭院标准;
33.主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26.无违章建筑;
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28.d级危房拆除率在70%以上;
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
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
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化率在40%以上;
32.村庄庭院40%以上达到“五美”庭院标准;
26.无违章建筑;
27.无有碍观瞻的建筑和临时性建筑;
28.d级危房拆除率在80%以上;
29.广告招牌规范有序;
30.新建房屋经过审批,符合村庄规划;
31.主街道外立面整治或美化率在60%以上;
32.村庄庭院60%以上达到“五美”庭院标准;
33.主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
安装率100%并能正常使用。
率100%,次街道路灯安装率达到33.主街道和公共场所路灯率100%,次街道路灯安装率达到5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安装率100%,次街道路灯安8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装率达到70%以上并能正常使用。
文化行动
31.有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广场;
32.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
33.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34.有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35.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
34.有文化活动中心或文化广场;
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
36.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
37.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38.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39.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
40.有公共停车场。
34.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
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
36.有养老中心或学生四点半课堂;
37.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
38.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39.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40.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
41.有公共停车场。
34.有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
35.有村民大礼堂或村史馆(室);
36.有养老中心和学生四点半课堂;
37.有图示阅览室;
38.有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
39.开展“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
40.有2个以上文艺队,每年至少开展5次以上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41.开办“新时代讲习所”,每年举办不少于4次的讲习活动;
42.有公共停车场。
党组织组和党织员保作用障
发挥
36.“两委”班子和村民自治组织健全;
37.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
38.年内班子成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39.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
40.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60%以上;
41.无信访问题。
41.“两委”班子和村民自治组织健全;
42.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
43.年内班子成员和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44.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
45.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70%以上;
46.无信访问题。
42.“两委”班子和村民自治组织健全;
43.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
44.年内班子成员和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45.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
46.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47.无信访问题。
43.“两委”班子和村民自治组织健全;
44.支部书记达到“双强”标准;
45.年内班子成员和党员无违法违纪行为;
46.党员实行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
47.村民对“两委”班子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48.无信访问题。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篇九: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与示范村评选标准
近年来,中国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推动了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相关部门制定了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和示范村评选标准。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标准,并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工作。
一、发展规划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发展规划中应明确具体的目标和时间表,重点关注农村产业发展、土地整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规划还应充分考虑乡村特色和资源禀赋,推动乡村振兴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
二、农业产业
乡村振兴工作重点在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含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指标,如农业产值、农民收入等。同时,还应注重发展一二三产融合的农业产业,培育农村新业态,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迈进。
三、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乡村振兴工作报告中提出土地整治的重要性,并要求各地制定土地整治的时间表和目标。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该包括土地整治的项目和进度,如土地流转、土地利用合理化等。同时,还应注重土地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农村基础设施
乡村振兴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方面。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进展情况,以及村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
五、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括农村学校的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情况,以及农村学生的教育水平。
六、农村医疗
乡村振兴工作还应注重农村医疗服务的改善。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括农村医疗资源配置、服务覆盖面等指标,以及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七、农村环境保护
乡村振兴工作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括农村环境治理的成效,如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方面。
八、农民参与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报告要求各地加强农民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示范村评选标准中应包括农民组织的建设和运作情况,以及农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参与度。
九、政策支持
乡村振兴工作需要政策支持。示范村评选标准应包括政策的执行情况,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持续的政策支持。
十、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报告和示范村评选标准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标准将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乡村振兴工作更加系统、全面。然而,这些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乡村振兴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
推荐访问:乡村振兴示范村考核办法 振兴 乡村 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