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 数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一堆文学书籍。然而我这人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毛病,因此每每一些好书却被束之高阁——俨然“雪藏”——惭愧。 寒假阴雨绵绵,深感无味,忽然想起梁晓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致教师读书心得,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
数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买了一堆文学书籍。然而我这人有“书非借不能读”的毛病,因此每每一些好书却被束之高阁——俨然“雪藏”——惭愧。
寒假阴雨绵绵,深感无味,忽然想起梁晓声的《致青年》,翻出细读,感受颇深。书中有几篇关于书和读书的文章,想想自己一教书匠,与书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以后还将充斥在我的生活里。如此紧密相连的伙伴,自然还颇有些交情。
很感谢母亲,不管家境如何,都经常给年幼的我买书。父亲则喜欢在新买来的书的扉页上写上几句激励的话。我那时几乎看到《西游记》每集必买,悟空把妖怪打得乱窜让我何等过瘾!直到小学五年级,突然发现每次悟空都要请观音菩萨才能把妖孽收服,不禁感觉索然。每当《少年报》、《少年文艺》到刊的日子,放学我就飞奔回家,生怕被二姐抢先拿了。同龄小朋友经常到家里借阅着看,也都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大姐买的《十月》、《花城》慢慢成了我的杂志,然后就有《青年博览》、《青年文摘》等,充实着那弥漫着“台湾校园风”的花季。还曾站着读完了借来的《第二次握手》,但母亲爱读的《红岩》、《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却一直没能吸引年少的我——书太厚,看不下去。
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把《鲁迅全集》认真地读了一遍。很喜欢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高中阶段买得最多的是《读者》,故事精悍,言简意赅。还很不安分的在课堂上,借课桌上烂的乒乓球大的洞,打地道战般的看了一些课外书,均是同学传阅的武打或青春小说。大学期间我是图书馆的常客,除了借阅美术专业书籍,更多的是诸多中外名着,还迷上了侦破小说,把欧文·华莱士、谢尔顿的书看了个遍,为了看阿瑟·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还把蚊帐烧了个洞。后怕。
如今,更多的人热衷于电子小说,而我还墨守成规,没看过一部电子小说,总感觉书——还是纸质的好。劳顿于工作与家务之间,除了专业书,文学书看得少了许多。偶有闲暇翻阅,常感人“不可不学”,书会让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书,还是多读好!
我爱惜书,每次买来必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购买日期,还特怕别人借,因为曾借出去不少,却很少有完好如初回来的,甚至有回不来的`。于是,再不轻易往外借书,宁愿背负小气鬼的恶名。
年龄越大,在这个浮夸的社会里融入的也就越深。顾不了陶冶情操,顾不了修身养性,害怕*凡,却又实实在在地*凡着。生活撵着人往前走,离书本远了,离梦想也远了。人之爱书,原本可以爱得很可爱的呀······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2
一本好书就如同一位挚友,和书交流就是同大师对话。《致青年教师》一书,让我受益很多,感触颇深。 “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书中*实淡雅的文字,真实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人民教师。
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才真正懂得:教龄、资历、经验,未必就意味着是个成熟、理性的教师!读吴非老师的文章,给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不要急”、 “心里装着学生的心”、 “尊重常识”、 “不放弃理想”、 “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当好学生们的领路人,还要拥有一个博大的胸怀。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教学中,我很容易“急”,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每上完一节课,都很希望所有的学生能接受我的观念,都能独立,正确的完成的作业,但往往是事与愿违。于是我就会觉得是他们脑子不开窍。现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厢情愿。就连我自己对任何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学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作为教育者,要有种树人的耐心,在*静中等待。同时,在坚持一碗水端*教育原则下,我们还应个别对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亮点,不要以某一标准去评价,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们要以同样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
对于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吴非老师的文章,让我在*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读了这本书,我知道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3
细细品读了朱老师的《致教师》,看着书中的那一个个问题,就仿佛是为我回答的。其中朱老师的一个观点让我尤为感动,那就是:为每个生命颁奖。每个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值得呵护的。“每个孩子的基础不一样,能力不一样,个性不一样,我们不可能用统一的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够用一张试卷衡量所有的学生。最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让每个生命绽放独特的光芒。
“新教育独特的生命叙事剧令我耳目一新。给孩子们排练适合自己的剧目,感受生命的意义。真诚地为新教育人点赞。朱永新老师说,衡量新教育生命叙事剧是否精彩,不是看学生们的演技是否成熟,布景是否漂亮,而是看学生们有没有真正地演绎出剧中人物的灵魂,把著作的真谛表现出来,每个学生是否真正地投入到剧情之中。人生需要的是“中庸”的智慧,是既有感情,又有思想的“正剧”。新教育生命叙事剧,就希望运用舞台上的“正剧”引导出人生的“正剧”。每个生命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关注每个生命,关注每个孩子,为每个生命颁奖,为每个生命喝彩,是教育的使命。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充分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原则。教师请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点的,你要善于去发现,并大力地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所谓的“后进生”并不是他们真的能力很差,而只是他们缺少周围环境的人们给予他们的肯定和表扬。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作为教师时刻要记住这一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沐浴在你那柔声细语的表扬声中和殷切的期待目光中。
在教学中我都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尤其是给那些在慢慢进步的后进生们。这些孩子在我的"表扬声中,仰起了头,挺起了胸,表现也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话用以自勉:“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希望自己能够以这样的态度来为每一个生命颁奖。
推荐访问:心得 教师 读书 致教师读书心得 菁选3篇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00字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000字 致教师的读书心得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