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林怪客》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复述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复述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复述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外星怪客读后感3篇
外星怪客读后感1
这个国庆小长假里,我读了好多的书,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本就是:《查理九世——外星怪客》!我来介绍一下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雷欧幻像,他写的书惊心动魄,就好像3d电影一样,发生在你的身边呢!这本书主要讲了:墨多多所在的丘枫镇出现了一个怪圈,多多 还 发 现了UFO,接到了疑似外星人的神秘电话……于是dodo小队便开始了冒险,结果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我觉得这本书写的东西虽然现实中一般不会发生,但它能通过书里的话语来传达给你一些道理:这本书里通过一个人为了财富不仅借刀*,还干出了许多没天理的事情来说明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都是人类的贪婪啊!!如果每个人的心都是童心,像一条清澈的小溪,一眼就能望到底,该多好!那样,世界就不会有战争了,不会有贪婪了!
关于坏境,保护环境现在人人都在说,可有几句是真话!书中的人类由于没有好好保护坏境,才使得坏人趁机而入!所以我从这本书里知道了:要保护环境,杜绝贪婪,杜绝假话!
现在的我,突然明白了好多,这都是这本书给我的,所以,不要认为这类书没有用,其实仔细的人才能发现里面的道理。而且,这本书真的很好看!!
外星怪客读后感2
听说《查理九世》又出了一本《外星怪客》,我急忙跑到书店,翻阅了起来。还没有看完,我就被多多他们的坚定的精神感动了。
这本书讲了多多朋友几个看见了UFO,决定查清楚UFO的下落。途中,他们遇见了彭可,他有一个兄弟,叫苏克。彭克十分和蔼,让多多他们起了好感,而苏克对人非常冷淡,让人惧怕,苏克经常带着一只鸟,叫布里,谁都没有发现,布里的腹部居然装着一颗宇宙之石,宇宙之石可以吸收电,吸满了电后,就会爆炸。当他们又一次看见UFO,彭可居然从上面下来了,原来,彭可是坏人,他想把宇宙之石高价卖给坏人,彭可却不同意。最后,再多多他们的帮助下,彭可终于被抓了起来。
在揭开谜底时,他们历经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坚定的度过了一关又一关,这坚定的信念值得我们学习。
上次,老师让我们来一场踢毽子比赛。我一放学就练习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我就是踢得不多,于是,我有努力的练习起来,那天,我洗脚的时候,发现我的"脚肿了一个大包。终于,经过我坚持不懈的练习,我最多能踢60多个了。
多多他们坚定的信念不得不让我佩服,俗话说得好:“坚持就是胜利!”
外星怪客读后感3
前段时间,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名叫《查理九世之外星怪客》的书。看完后,我很受启迪。
主要内容是:21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脚步越来越快,地球的资源迅速消耗,环境也遭到污染,全球很快进入了资源贫乏期。世界各国召开会议,进而共同建立了一个名为OSSI的组织。该组织大规模的在各个星球开凿发掘资源……在人类对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的同时,外星大军已向人类一点一点地逼近,不仅地球就毁于一旦了……
书看完了,可那启迪,永远记在我的心中。我想:如果书中的人类能动的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世界应该会发展成另外一个局面吧……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要懂得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不能破坏大自然的*衡……
这本书主要提倡我们保护资源、环境。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如:及时关闭水龙头,不乱砍数木。不仅不杀校动物,还要与他们呢和睦相处。让这个星球的.资源永远都不会枯竭,元它能做我们永世的乐土。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2)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3篇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反思1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西双版纳的密林奇观,领悟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
在教学时,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我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引导学生做批注、找中心句,共同归纳速读课文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抓住课文的要点,引导学生通过快速读来抓住课文中描写的四处奇观,即独木成林、树上植物园、神奇的树木、天然水壶。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喜欢的部分,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鼓励,老师范读,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下,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学习氛围越来越浓,通过欣赏图片、风光视频,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的密林奇观,激发起对祖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用这样的写作特点进行习作。为了突破难点,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总结学习方法,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自学“神奇树木”、“天然水壶”两处奇观,学习效果较好。
在本课结尾处,又给学生创设了拓展思维的空间,问学生:“看到这么神奇的景色你想对人们说什么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合理的想象,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台,也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自我发挥的空间。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孩子的朋友,是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指导者和协作者。角色的转变使课堂不再是单纯的师问生答,而是注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再是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而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的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让我们与新课程同行,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为学生的潜能的发挥创造机会,使学生的生命之河跃起灿烂而美丽的浪花!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密林探源作文750字3篇
密林探源作文750字1
我默默望着地图出神,发现那些河流、湖泊,并不是直直的边,它们蜿蜒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划下自己的痕迹。我的思绪飞到了从前,回想起自己那一次探寻小溪源头的经历。
天,蒙蒙的,似乎给群山增添了几丝神秘,我和几名同伴轻悄悄的走进密密的丛林,去探寻小溪的源头。
这条奔涌的小溪,数年来为下游的灌溉做出巨大的贡献,但她从哪儿来,似乎一直是个谜。山路崎岖,还铺着一层一层落叶,厚厚的、湿滑的。小溪仍在我们身边奔腾着,但一个转角处,它似乎又不见了,只能听见哗啦啦的.歌声。我们环顾四周,这就是源头吗?忽地一下,身旁的草丛闪现着几道光,还如宝石一般闪烁着,轻轻扒开密密的草叶,小溪又跑出来了,哦!它藏在这儿!
继续前行,路在一瞬间就变了,每爬一步,都要花些力气。水声“哗”地变大了。我们这才惊喜的发现,身边竟有一条小瀑布!嶙峋的岩石比地面要高出一尺,中间却有一条缺口。不难想象:小溪遇到了这些石块,要在此徘徊了不久,但它终于使劲冲了过来,白色的水花四溅。石块讥笑着:“光凭你?看我多么坚强的体魄!能打败我吗?”小溪不吭声,只是一下一下冲击石块,远远的,只能看见他们扭作一团。轰!水像是决堤了,哗的冲下来,一道长不及一丈的瀑布,就是它胜利的证明。现在,你侧耳倾听,似乎小溪当年的喘息声还依稀可以听见。
我想,小溪这一条路弯弯曲曲,和所有江河的梦想一样,希望有朝一日能到达大海。它们一路上,冲破了多少石块和杂草的阻拦?它们,又何曾放弃过呢?
水往低处流,在我心里,是它一路奔向梦想的最好证明。
*时,我们总胸怀大志,比如要拿高分。但,当你遇到各种各样头疼的题目时,你会怎么做呢?常常是心里先编纂出一个理由,再顺理成章的把它推却了。若是如此,梦想便永远是个梦。
当我再站在地图前,凝望着地图上河流蜿蜒曲折的痕迹,肃然起敬:我们要学习小溪们的精神,面对自己的梦想,勇往直前!
密林探源作文750字2
几乎是一片绿色,正慵懒地淋浴在暖和的阳光下,悠闲极了。
不晓得,在这迷惑人心的外表下,密林中竟是这样一派生机勃勃。
在青蛙“呱呱”地鸣奏下,在泉水激烈的弹奏间,整个密林,都苏醒了。那些大树底下并不起眼的小花、小草,在这一刻拼命往上窜,吸起了空气中看不见的清露。因为清风“呼呼”而过,整个密林中的花草,都随风摇曳。
这梦幻的景象,使人如痴如醉。
只见得那喜人的阳光从枝间密密麻麻的缝隙间,缓缓地倾泻下来,同一条轻柔的金丝纱巾,笼罩着林间万物。那温暖的感觉,宛如一位仙女用她那玉指拂过我那冰凉的脸颊。
清凉的泉水从前方的坡地上泻下来。水面浮起层层微波,水中密林的倒影与茂盛的密林相映成趣。见那树上飘落的红叶、黄叶酷似一条条扬帆起航的小船,一同驶向那遥远的彼岸,那前方醉人的希望。
好戏才刚刚开始……
树的影子被斜着的太阳拉得老长,清清晰晰能发现鸟儿们松情懈的身影。呼啸而过的风在那一刹间唤醒了万物的动力。只见密林间,先是起了一声鸟鸣,紧接着虫蝉又开始对唱。虽不能与大堂中的演奏相提并论,但这纯洁的声音来之不易。
那绿的枝叶,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由深到浅,由浅到浓,像是一位画家正在修改他精心创作颜色的画,又同将一条丝绸染了一遍又一遍。
渐渐的,那密林显得朦朦胧胧了。百花、流水、蝉鸣、鸟叫、落叶,都成了这密林间的一副画,一副迷人的画。就连同散步在密林中的人,也寥寥几笔成为了画的背景。
在那最后儿缕微光将尽之时,密林,又陷入了寂静之中……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4)
——《i y》教学设计3篇
《i y》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在情境中自主探究3个单韵母i、u、ü和2个声母y、w的发音方法。
2.学会3个单韵母i、u、ü和2个声母y 、w并能正确书写。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掌握i、u、ü、yi、wu、yu四声的准确认读。
过程与方法:
1.以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自主探究、自编歌诀掌握单韵母和声母的发音及字形,分享方法。
3.在观察对比、四声练习中学会整体认读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感受学会汉语拼音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3个单韵母i、u、ü和2个声母y 、w,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教学难点:
1.掌握i、u、ü、yi、wu、yu的四声。
2.区分声母y、w,单韵母i 、u、ü及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三、教学策略
主要采用故事法、歌诀法、比较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以直观形象的多媒体为辅展开教学,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感受学习汉语拼音的快乐与轻松。
1.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很受低年级学生的欢迎,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对汉语拼音的有效记忆。
2.儿歌或口诀大多浅显易记、朗朗上口,可以帮助学生形象记忆。
3.把音近、形近的两个或几个声母、韵母、音节放在一起,比较音、形的异同,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辨析能力,增强记忆效果。
4.将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入拼音教学,能够增加拼音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几位老朋友还认识吗?快来看看它们是谁?课件出示a、o、e,请生认读。
2.还记得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是什么吗?(单韵母)
3.瞧,它们戴上帽子了,谁来跟它们一起打个招呼?课件出示a、o、e的四声,请生认读。
4.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再认识一些新朋友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情境图,认识i、u、ü其形并学习发音
1.课件出示文中插图,这是一个农家小院。你看,小朋友住的房屋什么样?红屋顶,米白色的墙,多漂亮啊!
2.屋子周围种着树,树上有什么?乌鸦飞来树上做窝了。
3.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小朋友正在河边给鱼喂食呢!
4.小朋友的妈妈非常勤劳!她在做什么呢?妈妈正在晾衣服。
5.捉迷藏游戏:出示i、u、ü卡片,这幅图中藏着i、u、ü3个单韵母,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6.总结:刚才,同学们在观察情境图时,把3个单韵母的音都发准了,这说明拼音字母就在我们的语言当中。
【设计意图】巧妙运用情境图和游戏,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初步感知i、u、ü的音和形。
(三)自主探究,学会i、u、ü及其四声
在我们说话的哪些词里还有这些单韵母的发音呢?课件出示:3幅表音表形图与相应的单韵母。
1.学习单韵母“i”的发音。
(1)教师示范发音:仔细看,老师发“i”这个音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嘴角向两边展开,牙齿对齐,嘴巴不变动。
(2)学生练习发音。
(3)讨论:看看图,能不能编出你喜欢的口诀,记住这个“i”?口诀举例:妈妈晾衣,上下对齐i、i、i。
(4)小结学法:这句口诀的前半句是教我们认识字母的方法,看到“i”,就想到和衣服有关系;后半句是教我们发音的方法牙齿对齐,嘴巴不动,声音响而长。这样发音就对了。
2.学习单韵母“u、ü”的发音。
(1)教师示范发音:仔细看,老师发“u、ü”这两个音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u嘴要撅起来,口型不变;ü嘴要扁,像在吹笛子。
(2)学生练习发音。
(3)讨论:看看图,能不能编出你喜欢的口诀,记住“u、ü”。口诀举例:乌鸦衔食,嘴巴小小 u、u、u;小鱼吐泡,嘴巴扁扁ü、ü、ü。
(4)小结:同学们在发这两个音时,嘴巴不动,声音响而长,这就是单韵母发音的特点。
3.学习声调。
(1)“i、u、ü”也可以带上4顶帽子,读成4个声调。课件出示i、u、ü的四声。
(2)请你仔细观察,有的单韵母戴上帽子后和原来有什么不同?i标上声调时,上面不写小圆点,因为戴上了帽子,小圆点就看不见了。举例标调儿歌: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3)学习运用,体会四声读音:生活中哪些字是发这些音的?
(4)打乱顺序指读“i、u、ü”的四声。
【设计意图】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相关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发音方法,从而将拼音教学化难为易,寓学于乐,增添了学习的情趣。
(四)对比、探究,学习声母y 、w
1.激趣导入:接下来,再回到课文插图,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两个新朋友“y、w”。
2.看情境图,学习“y、w”的音,认识“y、w”的形。衣服左边的树杈提示了“y”的形,屋顶的形状提示w的形。
3.课件出示:声母y、w和单韵母i、u。老师示范发音:对比“i、u”你听出了什么?与单韵母i、u的读音一样,但是发音轻、短。
4.总结:“y、w”叫声母,发音要轻短。
5.辨认声母y、w和单韵母i、u:我们把声母y叫做大y;单韵母i 叫做小i,声母w叫做大w;单韵母u叫做小u。
6.合作探究编歌诀记住声母“y、w”,交流分享。
7.小组游戏:哪个字母不见了?小组长在桌上摆好声母y、w,单韵母i 、u、ü五张卡片。藏去一个字母,其他学生齐念不见的字母,找对了,由小组长出示不见的字母, 大家齐说:“我真棒!找到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的观察、对比、探究、游戏活动中熟记字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观察临摹,学习韵母和声母的书写
1.指导书写i、u、ü。
(1)观察课本四线格中单韵母i、u、ü的占格,请生交流书写方法。
(2)老师示范书写并讲解方法。
i占上中格,先写竖,写在中格,上下顶格;再写点,写在上格靠近第二线的地方。两笔写成。
u*格,先写竖右弯,再写竖。两笔写成。
ü占上中格,两点最后写,写在上格靠近第二线的地方。四笔写成。
(3)学生临摹描红。
2.指导书写y、w 。
(1)观察课本四线格中声母y、w的"占格,生生交流。
(2)老师示范书写并讲解方法。
y*下格,先写右斜,再写左斜,左斜长些。两笔写成。
w由两个“v”组成,不要太宽,“v”称为斜下斜上。两笔写成。
(3)学生临摹描红。
3.学生独立在拼音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4.展示优秀作业,生生交流书写美观的方法。
(六)结合故事,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请看声母大y、大w 带着韵母小i、小u来了。它们可是好朋友呢,紧紧挨在一起,怎么也不分离,所以我们叫它整体认读音节yi、wu。
1.认识音节。音节是由声母、韵母组成的,每个汉字对应一个音节。
2.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i、wu。
(1)理解整体认读音节要整体认记。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分享读音规律。(读音同单韵母i、u,声音响而长。)
3.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
(1)故事导入:小ü看到小i、小u都有好朋友了,急得直哭,声母大y看见了,连忙走过来帮它擦干眼泪,和小ü手拉手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整体认读音节yu。
(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分享读音规律。(读音同单韵母ü,声音响而长。)
4.情境理解,练习巩固。
(1)结合课文情境图,再次认识音节作用。
(2)游戏:找朋友,谁和谁可以组成整体认读音节?
(3)同桌互相打乱顺序指读书中yi、wu、yu的四声。
(4)联系生活实际巩固读音:用其中一个音组成词语或者说句话。
【设计意图】在故事情境、愉快游戏、实践运用中,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识。
(七)整合全文, 延伸练习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它们是──(学生齐说。)
学习汉语拼音多有趣啊,只要用心,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汉语拼音朋友!
2.拓展练习:用上今天所学的字母把书上的插图编成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整合,使所学的拼音字母又回归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促进学生思维、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i y》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准单韵母i、大写y和音节yi以及四声。
2、能在拼音格中正确收发室i、y,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儿歌。借助图画、儿歌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课的韵母和音节。
教学重点:
i的认读和书写。
教学难点:
i的发音。
教学方法:
引导、导读。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投影。
学生: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开火车认读a o e和四个声调,读得又快又准。
二、 看图学习单韵母i
1、 出示毛衣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 出示字母卡片i。毛衣的“衣”就是单韵母i的读音。让学生自己试着发“I”。
3、 抽学生试读,评价后再试读。
4、 小老师教读,教师点拔示范。学生齐读,个别读。
5、 观察发音时,牙齿是什么样的?师生合作编顺口溜;“牙齿对齐iii”
6、 学习i的四声。让学生按四个声调的顺序尝试利用手势读一读。打乱四个声调的顺序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
三学习大写Y
1、 谈话引出:小朋友,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跟“i“的读音一样,只是样子不同。出示y.
2、 观察i、y笔顺图,试着书写。
A、 学习新笔画,竖(|),点(.),右斜,左斜。B学生跟老师书空画笔顺。
3、 观察书写格式;i、y在拼音格中分别占什么位置?抽学生板书并评价。
三、 学习章节yi
1、 请看:大y带着小i来了,出示yi。它是音节yi,也读作“衣“
2、 认记音节yi,大y带小I,紧挨在一起,它是章节yi.
3、 看着音节,和同桌说说怎能么记住音节yi.
4、 练习读yi的四个声调,采用各种形式认读,提醒学生yi标调时不写点,直接标上调号。
5、 用音节yi的四个声调分别组词。
四、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五、 课后练习,读读连连。
1、 出示图和音节,让学生试着连一连。
2、 学生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以此借助图片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读准音节ya.
3、 练习读yí,ā yí,yā.集体读,个别读。
板书、i、y 、yi
练习:yí,ā yí,yā
教学后记: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包装》教学设计3篇
《包装》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纸盒包装设计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三)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素。
a.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合。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观。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甚至在一件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现。*的包装应该体现*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画,*书法,使我们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风格。
c.标志的设计既要使人有记忆感,容易辨认,容易记住,还要有联系感,商标与产品之间要有联系,使人看后产生联想。
d.在现代消费市场上,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具有提高商品销路的决定作用。因此,盒面装饰应色调统一明快,引人注意。成功的色彩应用,能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第一视觉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包装》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纸盒包装的形式、作用、特点和要求。
2、学习绘制和装饰纸盒的方法,提高设计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盒面的装饰和配色。纸盒包装设计
2、难点:纸盒的结构设计。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各种结构的纸盒包装设计样品、素描纸、浆糊、剪刀、尺、水彩颜色等。
2、学具:素描纸、尺、圆规、塑料水彩笔、水彩颜色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按定情绪。
二、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一)包装设计的作用:
同学们,当你们走进商店购物时,你一定会被那设计精巧的包装所吸引。的确,好的包装设计能吸引购买者的注意,能传达商品信息激发产品的销路。特别是当今,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在销售市场中引起了激烈的竞争。因此,包装的外形能否直接抓住顾客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销量。
(二)包装设计的特点:
商品的“外衣”就是设计家为它设计的“商品包装”,一个好的包装具有哪些特点呢?
1、包装既能保护商品,便于储藏、运输、携带,也能美化生活。例如:课本范图-----“毛巾包装”既方便携带,又美观精致。“火锅包装”便于开启。
2、鲜明地标明商标的名称、其形状易读、易辨、易记。例如:课本“电子系列包装”、石英电子钟商标的名称简易、明确,封面构图易辨,购买者一看便知道是“钟”的包装。
3、包装的外观造型要具有独特的风格,使购物者有新鲜感。例如:课本“糖果包装”和“食品包装”。
4、与同类商品在市场上竞争时,具有比较鲜明的识别标志具有独特的风格。
5、能刺激购买者的购买欲。
6、色彩的处理要与商品的品质、类别、分量互相配合,达到统一与调和的效果。
(三)包装设计的形式:
商品包装的形式很多,有纸袋、纸贴等。其中以纸盒最为普及。纸盒设计分为结构设计和装潢设计,两者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艺术效果。
1、结构设计:
常见的纸盒在结构形式上,大致分为:六面体、圆柱体和多面体数种。其中以六面体形式的纸盒应用最多。
2、装潢设计:
文字、图形、标志、色彩是装潢设计中的四大形式要素。
a.盒面装饰一般以文字为主,纹样为辅,两者互相结合。我们应掌握好各种字体的写法,字体要书写得正确美观。文字既可作设计标志用,也可作说明用。甚至在一件包装设计中完全用文字表现,也能朴素无华地突出重点。
b.纸盒装饰的图形要和商品内容一致,发挥摄影、抽象造型、装饰纹样、结构设计等手段,也可用绘画方法表现。*的包装应该体现*的民族色、地方物色,如用*画,*书法,使我们的包装设计具有民族风格。
c.标志的设计既要使人有记忆感,容易辨认,容易记住,还要有联系感,商标与产品之间要有联系,使人看后产生联想。
d.在现代消费市场上,商品包装设计中的色彩效果,具有提高商品销路的决定作用。因此,盒面装饰应色调统一明快,引人注意。成功的色彩应用,能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第一视觉印象,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包装》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包装(教材第40、41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会利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要让学生学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该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给积加小数点.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间的关系更清楚明了】
二、创设情境
借助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引入买礼物,从而引入包装这个课题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教师:从这个图上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教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探究新知识集聚动力】
三、自主探究
(1)包装纸需要多少元?2.6×0.8①估一估
2.6×0.8,0.8米不到1米,不会超过2.6元.2.6×0.8,2.6元不到3元,不会超过3元……②算一算
26是2.6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到的,8是0.8扩大到原来的10倍得到的,用竖式计算26×8=208,又因为2.6和0.8一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的末尾也有2位小数,即2.6×0.8=2.08.
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买彩带需要多少元?2.4×0.85.
①估一估
0.85元也就是每米不到1元,所以2.4×0.85,不会超过2.4元.2.4米看做3米,0.85元看做1元,不会超过3元……
②算一算
指名让学生到黑板板演计算过程
总结:
(1)先按整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再数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3)在积的后面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末位是0,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下面请同学们尝试着算一算0.82×0.04和0.05×0.4.
指名让学生板演计算过程,下面的同学自己在本子上计算,最后根据两名同学的板演情况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让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课堂巩固
1.淘气带了10元去给奶奶买蛋糕.买了0.7千克,每千克9.7元⑴估一估,淘气带的钱够吗?
⑵售货员应付多少元?与同伴交流你的计算过程.2.给题目中的积点上小数点
五、探究汇报结果
通过刚才学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大家有什么收获?共同归纳:
①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不用小数点对齐,只要末尾对齐.
②小数乘法竖式计算,应先按整数乘整数算出积,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③积的末尾的“0”可以去掉.
六、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密林怪客》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激光》教学设计3篇
《激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结构,了解激光的特点及用途。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谁能介绍一下自己对这些光的了解?
2、导入新课,就课题质疑,师生整理归纳。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勾画有关句子。
4、通过对比,了解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
(1)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是激光。
(2)你知道吗,现在世界上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准的尺是激光。
通过“是激光”的三次重复,增强了语势,强调了激光的“神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二、自读自悟,互动交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层次,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2、确定目标,导学引路。
就学生最感兴趣的部分确定教学内容,师上生共同确定学习方法: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理解字词,勾画说明激光特点及用途的语句。
(2)再读课文,品词析句,加深理解,了解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并提出不理解的地方,相机了解分号的用法。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释疑。
(4)有感情地朗读,强调激光的特点及用途,以体现其神奇。自评、组内互评。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自读自悟,互动交流
1、运用上节课学习方法自学另外两方面内容。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变换角色,自我介绍——“激光的自述”
要求:运用一定的说明方法讲明激光的特点、功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听众可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疑问,自述者进行补充说明。
5、师生共同评议,小结。
二、学习第三部分
1、齐读课文。
2、猜想一下,不久的将来,激光还会有哪些用处。
三、体会分号的用法
1、读一读书上的"句子。
2、体会分号的用法:分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
3、找一找本课及其他课文中带有分号的句子读一读。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20奇异的激光
最亮的光
最快的刀
最准的尺
《激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服务人类的远大理想;
2、识记9个生字;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激光的信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丰富对激光知识的了解,并能与同学交
流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难点:采用多种形式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出示课题激趣导课 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
谈话:你对激光都有哪些了解?
老师这儿有一组激光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激光图片)
相信今天学了这篇课文后你会对激光有更深入的了解。
学生交流
欣赏
整体感知把握文章要点 过渡:请大家翻开书,小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反复多读几遍。
过渡: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自学了生字,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自学的情况。(出示课件:词语、多音字)检查学生生字识记情况。
刚才大家读了课文,你对激光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概括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交流,
潜心会文品读词句意味 在这三部分内容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分,任选其中的一部分,用你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可以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语句,还可以把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句子旁边。
把你对最喜欢的那部分内容的感受和体会,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交流。
“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打个比方说,我们如果用眼睛对着电灯看,就会感到刺眼;如果看太阳的话,就会有暂时目眩感觉;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课件出示)
(1)这段话用了对比和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激光是最亮的光的。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当你用眼睛看太阳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
结语:看太阳都会“目眩”,激光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范读
过渡:激光不仅是“最亮的光”,它还是“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有喜欢这两部分内容的同学吗?谁想来谈一谈你的体会?
放手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地读相关的句子来充分体会激光是“最快的刀”是“最准的尺”以及利用激光这两方面的特点可以用在医学和测量等方面。(板书:医学、测量)
通过刚才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激光是目前世界上“最亮的光”、“最快的刀”、和“最准的尺”,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用在军事、医学和测量等许多方面,所以“激光”真是一种“奇异”的光啊!
学生自学,读一读,划一划,写一写)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集体汇报交流:指名让学生交流最喜欢哪一部分内容?读一读划出的相关语句,并谈一谈对这写语句的理解。
学生抓住“目眩”)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学生交流体会,指名试读这段话
全班读
学生交流、补充,揭示利用激光的这个特点可以用在军事上,做激光枪和激光炮等。
学生任选其一,交流体会
指名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拓展延伸充实文本内涵 过渡:激光的用途远不止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见到激光的身影,你们想一想,都可以在哪些地方见到它呢?
关于激光,课前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我们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部分关于激光的资料
教师结语,激发学生情感:其实,激光的用途还有更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开发和研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就在咱们班中有同学在研究激光这一科学领域中传出佳音。 学生自由发言。
全班学生阅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