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的内容第1篇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手抄报内容必备10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1篇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2篇
最近“数学商店”来了一位新服务员,它就是小“4”。
一天,小“3”到数学商店买了一支铅笔,小“4”说:“你应付1元5角4分。”
小“3”付了1元5角后问:“还有4分可怎么付呀?”小“4”忙说:“这4分钱你不用付了。”小“3”疑惑地问道:“那你不是要吃亏了?”“不,这是本店的一个规定,叫‘四舍五入’。凡是4分钱或4分钱以下都舍去,如果是5分或5分钱以上,那就收1角钱。”小“4”和蔼可亲地解释道。小“3”高兴地说:“谢谢你,你真好!”
“对呀,我也特别喜欢4。”“25”跑过来说,“因为25×4=100,算起来比较简便,例如:25×87×4=25×4×87,这样算起来不是又快又简便吗?!”
“不错,的确又快又简便,我也喜欢4。”原来是“29”。“25”忙问道:“咦,你怎么也会喜欢‘4’了?”“29”不慌不忙地说:“这你们就不知道了,一般年份里的2月份都是28天,只有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一年,二月份才是29天,我4年才轮到一次,当然喜欢‘4’了。不过公历年份是整百的,必须是4百的倍数,二月份才有29天,这样的年份叫闰年。”
“啊,‘4’的用处可真大呀!”“25”赞叹道。
这位“4”服务员真是个既温柔又惹人喜欢的服务员。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3篇
我国已故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爷爷出生在一个摆杂货店的家庭,从小体弱多病,但他凭借自己一股坚强的毅力和崇高的追求,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宗师。
少年时期的华罗庚就特别爱好数学,但数学成绩并不突出。19岁那年,一篇出色的文章惊动了当时著名的数学家熊庆来。从此在熊庆来先生的引导下,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
晚年为了国家经济建设,把纯粹数学推广应用到工农业生产中,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终生!
华爷爷悉心栽培年轻一代,让青年数学家茁壮成儿使他们脱颖而出,工作之余还不忘给青多年朋友写一些科普读物。下面就是华罗庚爷爷曾经介绍给同学们的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有位老师,想辨别他的3个学生谁更聪明。()他采用如下的方法:事先准备好3顶白帽子,2顶黑帽子,让他们看到,然后,叫他们闭上眼睛,分别给戴上帽子,藏起剩下的2顶帽子,最后,叫他们睁开眼,看着别人的帽子,说出自己所戴帽子的颜色。3个学生互相看了看,都踌躇了一会,并异口同声地说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聪明的小读者,想想看,他们是怎么知道帽子颜色的呢?“为了解决上面的伺题,我们先考虑“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因为,黑帽只有1顶,我戴了,对方立刻会说自己戴的是白帽。但他踌躇了一会,可见我戴的是白帽。这样,“3人2顶黑帽,3顶白帽”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假设我戴的是黑帽子,则他们2人就变成“2人1顶黑帽,2顶白帽”问题,他们可以立刻回答出来,但他们都踌躇了一会,这就说明,我戴的是白帽子,3人经过同样的思考,于是,都推出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看到这里。同学们可能会拍手称妙吧。后来,华爷爷还将原来的问题复杂化,“n个人,n-1顶黑帽子,若干(不少于n)顶白帽子”的问题怎样解决呢?运用同样的方法,便可迎刃而解。
他告诫我们: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窃。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4篇
故事一:烧水的问题
有好事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你想烧些水应当怎样去做?”
被提问者答道:“在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提问者肯定了这一回答,接着追问:“如其他条件不变,只是水壶中已有了足够的水,那你又应当怎样去做? ”
这时被提问者很有信心地答道:“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
但是提问者说:“物理学家通常都这么做,而数学家们则会倒去壶中的水,并声称已把后一问题转化成先前的问题。”
感悟:
数学家“倒去壶中的水”似乎是多此一举,故事的编创者不是要我们去“倒去壶中的水”,而是引导我们感悟数学家独特的思维方式──转化。
学习数学不是问题解决方案的累积记忆,而是要学会把未知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具体的问题。数学的转化思想简化了我们的思维状态,提升了我们的思维品质。转化不是就事论事、一事一策,而是发掘出问题中最本质的内核和原型,再把新问题转化成与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
转化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它应贯穿在我们数学教学的始终。
故事二:两只羊的描述
草地上有两只羊,在艺术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看来却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是他们的的描述。
艺术家:“蓝天、碧水、绿草、白羊,美哉自然。”
生物学家:“雄雌一对,生生不息。”
物理学家:“大羊静卧,小羊漫步。”
数学家:“1+1=2。”
感悟:
从故事中不同职业的人对两只羊的描述,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自然美的关注,生物学家对生命的关注,物理学家对运动与静止的关注,而数学家从色彩、性别、状态中抽象出数量关系:1+1=2,这是数学高度抽象性的体现。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要经历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时要在直观物体和抽象概念之间构建桥梁,从而引导学生把握事物最主要、最本质的数学属性。
抽象有一个学生经历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抽象的结果。数学抽象本身又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一过程永无止境。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名言】
上帝总在使世界几何化。
——柏拉图
数学是唯一好的形而上学。
——开尔文
对外部世界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现上帝赋予它的合理次序与和谐,而这些是上帝以数学语言透露给我们的。
——开普勒
数可以说成是统治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术的四则可以被认为是作为数学家的完全的装备。
——麦斯韦
整个数学所涵括的,正是组织起一系列协助我们思考过程中补助想象的工具。
——怀特海
自然这一巨著是用数学符号写成的。
——伽里略
纯粹数学,就其本质而言,是逻辑思想的诗篇。
——爱因斯坦
算术是人类知识中一个最古老的分支,或许是最最古老的分支;然而它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接近于它平凡的真理。
——史密夫(HenryJohnSmith1826-1883)
宇宙的伟大建筑师现在开始以纯粹数学家的身份出现。
——吉恩斯
数学的本质是对表面上看来完全不同的概念认识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最成功的数学家是知识面最宽、概念的类比、想象能力最强的人
——爱德华
别把数学想象为硬梆梆的、死绞蛮缠的、令人讨厌的、有悖于常识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赋予常识以灵性的东西
——开尔文
数学的魅力在于它是很有趣的学科。
——帕克特
严密性对于数学的净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波士顿(TimPoston)
数学的严密性如同衣服。其式样应该适时,无论是太松或是太紧,它都将使得活动起来不太舒适,也不太方便。
——西蒙斯(G.F.Simmons)
一个数学真理本身既不简单也不复杂,它就是它。
——埃米尔
任何一门数学分支,不管它如何抽象,总有一天会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应用。
——罗巴切夫斯基
使数学脱离实际需要,就好比把母牛关起来不让她接触公牛.
——切比雪夫
在大多数学科里,一代人的建筑往往被另一代人所摧毁,一个人的创造被另一个人所破坏;唯独数学,每一代人都在古老的大厦上添加一层楼。
【数学手抄报内容:快速记住公式的`六个方法】
记忆是知识的仓库,学过的知识记得牢,积累的知识就丰富,而丰富知识的积累将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点的效果呢?下面培优教育的老师介绍几种方法:
1、归类记忆法
就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分类,以便帮助学生记忆大量的知识。比如,学完计量单位后,可以把学过的所有内容归纳为五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和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这样归类,能够把纷纭复杂的事物系统化、条理化,易于记忆。
2、歌诀记忆法
就是把要记忆的数学知识编成歌谣、口诀或顺口溜,从而便于记忆。比如,量角的方法,就可编出这样几句歌诀:“量角器放角上,中心对准顶点,零线对着一边,另一边看度数。采用这种方法来记忆,学生不仅喜欢记,而且记得牢。
3、规律记忆法
即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比如,识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化法和聚法是互逆联系,即高级单位的数值 **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掌握了这两条规律,化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4、列表记忆法
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这种方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比如,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就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5、重点记忆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学生要想全面记住,既浪费时间且记忆效果不佳。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记忆重点内容,学生在记住了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再通过推导、联想等方法便可记住其他内容了。比如,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者关系中只要记住了第一个数量关系,后面两个数量关系就可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来。这样就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记忆的效率。
6、联想记忆法
就是通过一件熟悉的事物想到与它有联系的另一件事物来进行记忆。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5篇
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小故事
一些数学家生前献身于数学,死后在他们的墓碑上,刻着代表着他们生平业绩的标志。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死于进攻西西里岛的罗马敌兵之手(死前他还在主:“不要弄坏我的圆”。)后,人们为纪念他便在其墓碑上刻上球内切于圆柱的图形,以纪念他发现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均为其外切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三分之二。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研究发现了正十七边形的尺规作法后,便放弃原来立志学文的打算而献身于数学,以至在数学上作出许多重大贡献。甚至他在遗嘱中曾建议为他建造正十七边形的.棱柱为底座的墓碑。
16世纪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花了毕生精力,把圆周率算到小数后35位,后人称之为鲁道夫数,他死后别人便把这个数刻到他的墓碑上。瑞士数学家雅谷·伯努利,生前对螺线(被誉为生命之线)有研究,他死之后,墓碑上就刻着一条对数螺线,同时碑文上还写着:“我虽然改变了,但却和原来一样”。这是一句既刻划螺线性质又象征他对数学热爱的双关语。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6篇
数学学习有三宝:预习、听课加复习,只要按照三步走,成绩绝对差不了。
1、快速预习做铺垫。在每节课之前,快速预习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普遍做法。预习能使你在课堂上抓住自己不会的地方有所突破,课下你会觉得轻松愉快
2、认真听讲是基础。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每一个老师都会在课堂上把每个重点内容讲述或点拨得相当透彻,()因此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将会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面复习做巩固。课后一定要复习,强调循环往复的复习,只有循环记忆和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
这三个环节你都做到并养成习惯了吗?从现在开始亲身践行,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让你受益匪哦。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7篇
1、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2、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3、数学方法渗透并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愈来愈成为衡量科学成就的主要标志了。——冯纽曼
4、数学家本质上是个着迷者,不迷就没有数学。——努瓦列斯
5、数学家毫不顾及声明或猜想,他们仅仅根据定义和公理,并用论证和推理来演绎每一件事。事实上,现在把那些仅由猜想或假说建立起来的理论称之为科学事不正确的,因为猜想往往求助于某种见解或主张,因而他不能由此而产生知识。——Reid,Thomas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8篇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我喜欢深奥的数学,数学对我有一种吸引力,只要我一看到数学题就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做起来,不发出一点声响,仿佛来到了这个深奥的数学王国。
有同学说数学很深奥,我想是因为数学中有奥数的缘故吧。的确,如果你对奥数一窍不通,你就会晕头转向,觉得数学一点儿都不好玩;
当然,如果你对奥数感兴趣,那么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就会有一种非把它做好、做完的信念。我就是这样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奥数题,对数学有了一种亲切感。
我还记得在读一、二年级时参加奥数比赛。比赛时,面对着那些没有做过的奥数题,尽管我满头大汗,但我还是和往常一样专心致志地做着,凭着我的努力,每次都获得了第三名的成绩,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但我还是希望有一天我能在比赛中得个第一名。
在我的生活中已离不开奥数,它就像我的伙伴,每天我都会与它亲密接触好一会儿。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做过各种类型的奥数题,思路越来越宽广,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长大后我要当个数学家。这就是我——一个深爱数学的男孩。
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9篇
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
对称性:a>b bb,b>c,则a>c; 不等式运算性质: (1)同向相加:若a>b,c>d,则a+c>b+d; (3)正数同向相乘:若a>b>0,c>d>0,则ac>bd。 (4)乘方法则:若a>b>0,n∈N+,则 ; 基本不等式(或均值不等式); 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 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 对称性:a>b bb,b>c,则a>c; 不等式运算性质: (1)同向相加:若a>b,c>d,则a+c>b+d; (3)正数同向相乘:若a>b>0,c>d>0,则ac>bd。 (4)乘方法则:若a>b>0,n∈N+,则 ; 基本不等式(或均值不等式); 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做到“小试身手”时看见了两道计算题,分别是:3×999+3+8×99+8+10×99+10+2×9999+2=?和333×334+222×999=?。我做了一会,还是做不出来。我连忙叫妈妈教教我,妈妈过来后看了看说:“这两个题目能用到你学的乘法运算律,你都学习了什么乘法的运算律?”我回答说:“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妈妈满意的点点头,就耐心的给我讲解起来。 妈妈说:“3×999+3=3×999+3×1=3×(999+1)=3×1000=3000,这里用到了乘法分配率,下来的你自己算算看?”我想了想,兴奋的.说:“我会了我会了!8×99+8=8×99+8×1=8×(99+1)=8×100=800;10×99+10=10×99+10×1=10×(99+1)=10×100=1000; 2×9999+2=2×9999+2×1=2×(9999+1)=2×10000=20000;最后,再用加法就得出了最后得数,就是:3000+800+1000+20000=24800。”妈妈满意的点点头说:“不错啊,儿子的水平真高啊!” 第二道题目妈妈提示了我一下,妈妈说:“999=333×3,你好好想一想应该怎么做?”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做,妈妈又说:“其实,333×334+222×999=333×334+222×333×3=333×334+333×(222×3)=333×334+333×666”,这时候,我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我就接着说:“就等于333×(334+666)=333×1000=333000”。 我觉得很有趣,就哈哈大笑起来。 妈妈接着问:“这两道题目都用到了什么乘法运算律?”我回答说:“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还有乘法分配率,总而言之,所有的乘法运算律全部用上了。”通过妈妈的讲解,我又学会了更多的知识,通过运算律能够使复杂的计算题简便化。
可加性:a>b a+c>b+c;
可乘性:a>b,当c>0时,ac>bc;
当c<0时,ac
(2)异向相减:
, .
(5)开方法则:若a>b>0,n∈N+,则 ;
(6)倒数法则:若ab>0,a>b,则 。
利用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可得a2+b2≥2ab(a,b∈R),该不等式可推广为a2+b2≥2|ab|;
或变形为|ab|≤ ;
当a,b≥0时,a+b≥ 或ab≤ .
在不等式证明过程中,应注重与不等式的运算性质联合使用;
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应适度
可加性:a>b a+c>b+c;
可乘性:a>b,当c>0时,ac>bc;
当c<0时,ac
(2)异向相减:
, .
(5)开方法则:若a>b>0,n∈N+,则 ;
(6)倒数法则:若ab>0,a>b,则 。
利用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可得a2+b2≥2ab(a,b∈R),该不等式可推广为a2+b2≥2|ab|;
或变形为|ab|≤ ;
当a,b≥0时,a+b≥ 或ab≤ .
在不等式证明过程中,应注重与不等式的运算性质联合使用;
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应适度数学手抄报的内容 第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