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衡阳党史馆观后感
衡阳党史馆观后感800字eyJjaGFubmVsSWQiOi衡阳党史馆由室内“四馆一库”、室外“—路一带一环线”组成,附设红色影院、临展厅等配套设施。通过展出实物,借助图文、影音资料等,生动全面地展示衡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光辉历史。
衡阳党史馆自2021年6月25日开馆以来,聚焦党史学习教育,坚持讲好红色故事,新推出“星火起湘南——衡阳音乐党史课”,让党史教育入耳入脑更入心;打造“红色剧本杀”,在沉浸式体验中与革命先烈“跨时空对话”;创设《党史足迹》四史教育沙盘模拟课程,将学员带入波澜壮阔的历史情境中学习党史、重温初心;开展“永远跟党走,当好接班人”思政课堂进校园系列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建“红领巾”讲解员队伍,传承红色“接力棒”。截至目前,共接待参观团体1800余个,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17万人次。
在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衡阳党史馆从1292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取得全国第三、全省第一的佳绩,获评“网络人气奖”。衡阳党史馆还被评为2021“衡阳网红新地标”,市级“青年文明号”单位,成为湖南省党史教育基地、衡阳市党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衡阳党史馆先后与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高速铁路
职业技术学院、中共衡阳县委党校、衡阳市新民中学签订合作协议,通过馆校合作进一步在党员干部和学生中讲好衡阳党史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篇二:衡阳党史馆观后感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湘南起义观后感
篇一:《湘南起义》观后感
《湘南起义》观后感
在这次的党支部的会议上,我们欣赏了红色电影《湘南起义》。作为工科生,历史知识,尤其是近代革命历史的相关知识的储备不多,在看到这个电影名字时,我还是第一次了解湘南起义。在会议室的近两个小时里,电影带领我们重温了这段艰苦曲折的革命历史。
历史重回1927年,蒋介石反革命集团背叛了大革命,让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白色恐怖中走向失败。大革命本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是在共产党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救国运动。而此时处于幼年时期的共产党,原本抱着与改组后的国名党一同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使命希望无疑遭到了重大挫折。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进步的洪流不会因反动势力的一时得势而停住。1927年8月1号,中国共产党在南昌打响了自主革命的第一枪。然而南昌起义盲目借鉴苏联的城市暴动经验,并不成功。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遭遇重创,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一支队伍,从粤北往赣南出发。沿途遭遇地方反动武装的袭击,加上缺医少药,长途奔袭,部队处境艰难,在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朱德对部队进行整顿,对持悲观情绪和要求回家的战士进行了遣散。
然而剩下的革命队伍去哪里,以后的革命道路怎么走?这是摆在朱德陈毅等革命领导人面前的难题。朱德、陈毅等人认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八一”的旗帜不能丢,武装斗争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要求大家团结起来,将革命进行到底。当时,这支武装的基础是旧军队,还保留着旧军队中固有的不良制度和不良作风,必须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加强部队的建设。
朱德,陈毅等人依照“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开始转变军队职能、进行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的原则对部队进行整编,同时也调整革命的战略,从正规战开始向游击战转变,注重于当地工农群众结合,保护群众利益。但由于湘南特委犯了盲动主义错误,严重脱离了群众,起义武装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928年3月底,湖南、广东的敌人调集7个师的兵力,从南北西三面向湘南地区进攻,起义部队和农军被迫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毛泽东率部接应。从成功发动起义,到被迫转移,这也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时时放在心里,马虎不得。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继南昌起义后,又一次对反动派的自主反击,是中国共产党自主革命后的一个里程碑。1927到1928年,中国的革命处境艰难,历程曲折坎坷,但星星之火已燃起,犹如电影中的寒兰,越是寒冷严峻的环境下,越能绽放出芬芳。
写稿人:阳红军
篇二: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这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路东塔岭的湘南起义纪念馆,通过这次的课外活动,参观了湘南起义纪念馆的文物,再现了郴州红色革命历史。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深刻体会到了湘南起义的历史意义。
湘南起义纪念馆于201X年3月兴建,201X年7月建成,10月1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纪念馆建筑面积4886平方米,展览面积3100多平方米。湘南起义史料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业闪耀功勋榜》,14个展厅。馆内序厅中央以朱德、陈毅与湘南起义中工农革命群众和革命战士形象为主题设置的一组雕塑,它与序厅两侧的郴州人文历史和山水风景为主题的浮雕相互辉映,充分展示了湘南的地域文化。湘南起义纪念馆,在中央、省、市领导和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从201X年7月至今,已先后被列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共郴州市地方党史教育基地。
湘南起义成功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有一支经过改造的旧式军队,即初级的革命军队。二是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即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运动战的转变。三是选择正确的出击时机和出击方向。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枪,不仅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且也
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碑。领导湘南起义的“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之路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垛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之所以一度取得成功,从军事方面探究,关键是正确地实现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军队)和主观的努力(战争指导)的辩证统一。
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起义的巨大成功与战略转移的胜利实现,具有明显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一是高举“八七”会议提出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土地革命”的旗帜,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武装斗
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问题。二是由正规战争开始向游击战争转移。南昌起义军主力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失败后,朱德、陈毅“拖队上山”,“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争的方向”。
通过参观这次湘南起义纪念馆,使我重温了郴州红色革命历史。
201X级临床医学11班201X15171103陈雨晴
篇三: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有感
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有感
11月13日,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班参观了湘南起义纪念馆——东塔岭。湘南起义纪念馆位于郴州市烈士公园东塔岭。纪念馆展厅内展示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绩闪耀功勋榜”五个部分,全方位展示了湘南起义历史过程。
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了他们怎样遭受反动派的迫害,如何被敌人严刑酷打:李文香被敌人割耳挖眼而死,还有一些革命烈士被人一刀一刀折磨至死,还有的被剁成肉酱.......这是何等的残酷而变态的酷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纪念馆外的坦克和大炮,给人一种庄严的的感觉,好像在告示参观的人不得在此嬉闹,确实,不见有人在此嬉戏打闹。和老师同学在纪念塔下面照了合照之后我们就跟着老师参观纪念馆。在老师的解说和通过看展板、贴画还有诸多历史文物之后,我了解了宜章解放的故事,了解了湘南起义大致过程以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湘南是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发展的地区。大革命失败后,湘南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下仍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冬,中共湘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在湘南各县城镇和乡村中恢复和建立了工会、农会及起义队、赤卫队等组织,为湘南起义创造了条件。
1928年1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201X多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境。此前,中共湘南特委已制定《湘南暴动
计划
》。于是,湘南特委所属宜章县委即找朱德、陈毅等汇报了宜章的敌情。朱德了解到宜章县城敌人力量空虚,就提出了智取宜章的方案。由地方游击队领导人胡少海(共产党员,出身豪门,身份没有暴露)以国民革命军第16军140团团副的名义,率领一支先遣队进驻宜章,稳住宜章的上层统治者后,大部队随即跟进。为了不让反动头目逃脱,要胡少海以“宴请桑梓父老”为名,对准备捉拿的人都送去请柬,并在宴前设下埋伏,以便一网打尽。
1月21日下午,胡少海带领先遣队开进宜章县城。22日下午,朱德、陈毅率部开进宜章县城。宴会在县参议会的明伦堂里举行。酒过三巡,朱德落杯为号,起义军一拥而入,枪口对准县长、官员、士绅。与此同时,陈毅、王尔琢指挥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驻在东山养正书院的团防局和警察局,俘虏了400多人。紧接着,朱德下令打开监狱,放出被捕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打开仓库,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工农群众。许多青年踊跃参加起义军。智取宜章的胜利,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2月23日上午,中共宜章县委在西门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庆祝起义胜利。朱德宣布起义军改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为参谋长。
年关暴动的枪声使反动派惊恐万状,国民党当局命令独立第三师师长许克祥“即日进剿,不得有误”。许受命后立即带着全师人马,从广东乐昌日夜兼程北上,妄图扑灭湘南起义的烈火。朱德即率领部队秘密撤出宜章县城,隐蔽在乡间,与当地农民配合,坪石一战,击溃了许克祥的兵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随后重占宜章,成立了宜章县苏维埃政府。
为了支援各地的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应湘南特委和各县县委的要求,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由宜章北上占领郴县。随即分兵协助资兴、永兴、耒阳等县农军攻占县城,并在这些县建立苏维埃政府。在此期间,安仁、茶陵、桂东、汝城、临武、嘉禾、桂阳、常宁、衡阳县大部地区的农民,也纷纷举行起义,起义军占领湘南十多个县,广泛发动工农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工农革命军很快发展到1万余人。
同年三四月间,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进攻下,朱德、陈毅率起义部队撤离湘南地区,向井冈山转移,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后,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湘南起义发展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输送了生力军,使井冈山的革命由此进入全盛时期,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湘南起义掩护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工作;(二)湘南起义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巩固、发展积蓄了雄厚的革命力量。
湘南起义还为井冈山根据地输送了大批干部。湘南起义集中锻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政治
、军事人才。他们跟随朱德、陈毅奔赴井冈山,成为建设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骨干,其中许多人分别担任了党、政、军的领导职务。当时红四军中党的建设急需干部,“湘南来的工作人员.几乎尽数在军中做党的工作。”再次,湘南起义为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贡献了宝贵经验。正如肖克所说:“历史
已经证明,有了湘南起义,才有井冈山会师,才有巩固的井冈山根据地,甚至可以说,才有光辉的井冈山时代。”井冈山斗争申援了湘南起义,而且提供了落脚点。从湘南起义的整个过程来考察,从它把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在农村实行工农割据来看,从它对巩固、发展井冈山根据地的重大作用来看,它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它的历史光辉是永不熄灭的。
参观纪念馆之后,我发现我是多么的幸运来到湘南这片热土并在这里学习,湘南是个出人才的地方,我们应该更加珍惜革命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珍惜大学时光,不浪费光阴,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技能和素质,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大学生。
篇四:《井冈山》观后感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田凌云
201X1401130材料1109《井冈山》观后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历史大剧《井
冈山》,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坚定信念、敢闯新路、艰苦奋斗、实事求
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1·剧情介绍
在文家市的前委扩大会上,余洒度、苏先俊对毛**要上井冈山当
“山大王”的决定大加谴责,毛**睿智地让列席会议的营连领导各抒
已见,使会议形成相持的局面。大家期待着一锤定音总指挥卢德铭只说
了一句话:我为能有毛委员来指挥我们这支队伍而感到庆幸。说罢恭敬
地向毛**敬了一个军礼,转身离去。
闻悉朱、毛进入赣南的消息,国民党江西守军的两位师长杨池生、杨如轩赶到省**朱培德的寓所听候旨意。正在菜地里松土的朱培德捉
起一个菜虫子,两指狠狠一捻??石径岭隘口,朱德的部队受到敌军的阻击,情势十分严重。朱德身
先士卒,攀崖隐蔽接敌,杀出一条血路。在血战中,班长粟裕头部中弹,苏醒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芦溪山口,毛**的部队也被伪装成老表的民团头目陈开财带进了
伏击圈。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悲愤之下平
生第一次举起了枪??行军路上,连党代表罗荣桓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
用、使连队艰难苦战而不溃散的事迹引起了毛**的关注和思索。
途经三湾时,毛**不但把部队师的建制缩编成一个团,“杯茶”释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了余洒度、苏先俊的兵权,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士兵委员会,推
行“三大民主”和“支部建在连上”等建军的重要原则,使部队的面貌
为之一新。被革命军救起的当地贫苦农民、新婚夫妻钟大龙和方小凤却
执意要求入伍,毛**欣然应允。
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几经苦战也只剩下了八百多人。朱德与陈
毅、王尔琢等商议后决定改编成一个纵队。在誓师大会上,陈毅以党代
表的名义作了动员,朱德亲手击毙了哄抢当铺的害群之马。正在这时,身负重伤的粟裕爬行归队。朱德背起粟裕,面对队列声泪俱下??电视剧虽然结束,但是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毛**、朱将军等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似乎还脑海里
还浮现着朱德将军身先士卒,攀崖隐蔽接敌,班长粟裕头部中弹,苏醒
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卢德铭壮烈牺牲,毛主
席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枪??结束观影后,我对曾在初高中课本上学习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们更有兴趣的重新了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的细节。
1.毛**选取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井冈山在中国众多的大山中并不算出众,但为什么毛**会在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呢?
首先,井冈山是天然的屏障,有利于保存革命势力。井冈山,绵延几百里,横跨几个县,到处高山大岭,林深草密,就是现在
科学
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进入
井冈山未必那么容易找到,何况是80年前。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
进攻中心城市失利后,毛**领导的各路部队在文家市会师。9月19日,毛主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席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放弃中心城市和交
通要道,把部队行动计划由原定夺取长沙改为向湘南进军,以保存实力,积蓄力
量。翌日,毛**在会师大会上代表前敌委员会向全体起义战士作了动员,随后
率部南进,部队上了井冈山,从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效地保存了革命力
量。
其次,井冈山是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能够躲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井
冈山,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遂川、永新四县之交,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
山区地带,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也是当时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革命
力量进入井冈山,有利于与国民党军队迂回战斗。大革命时期,这几个县都建立
了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群众基础比较好;山上的茨坪、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
田和村庄,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交通不
便,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只有几条狭窄的小
路通往山内,进可攻,退可守。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
最后,井冈山当地绿林军袁文才、王佐部队欢迎毛**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上山
并加入革命队伍。
袁文才,1898年生于江西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一个客籍农
民家庭,在永新县一中读了中学。因出面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受到土豪恶霸迫
害,故被逼上山,成为"绿林"性质的"马刀队"的头头,啸聚山林,劫富济贫。第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他受到鼓舞,将其所部改编为宁冈县农民自卫军。同时于
1926年经中共宁冈县党支部负责人龙超清做介绍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领着拥有六十支枪的农民自卫军,又重上了井冈山。
王
佐,又名王云辉,绰号王南斗,井冈山上的下庄村人,1898年出生在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后学做裁缝为生,还略通武术。有次他领人杀
了四个税警,并独自拉起队伍,也打着"劫富济贫"旗号,成为井冈山上的又一股
"绿林"势力,并与袁文才结拜兄弟、组成互助军事同盟。第一次国内革命时,王
佐也投入革命洪流,将自已的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大革命失败后,他带着他
的队伍便又重新活跃于山林。
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王佐部驻
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且有与国民党部队斗争的经验。有一股绿林军愿意收留被国民党军队
围堵的武装力量,并加入革命队伍,这也是为什么将井冈山设为革命根据地的重
要原因。
2.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到1928年2月底,初步形成了包括
宁冈全县,遂川县西北部,永新、酃县、茶陵等县部队地区在内的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4月中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队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成立,毛泽
东(后谭震林)任书记;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立,袁文才任**。革命军和赤卫
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打破江西国民党军的4次“进剿”。到6月,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全部和遂川、酃县、吉安、安福等县的一小部
分地区。7月至l929年1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先后打破湘赣两省国民
党军的三次“会剿”,巩固了根据地。l928年l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军
第五军主力由湘鄂赣边转战到井冈山,同红军第四军会师,增强了红军的力量。
1929年1月14日,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向赣南进军,留守井冈
山的红军和赤卫队坚持斗争。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后来又发展为湘赣
革命根据地。
3·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一个硕
果,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一、取信于民、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根本前提
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和信任红军的重要方面。1929年
3月24日,红军打下闽西重镇长汀城,发布了红四军《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说
明红军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保护
商人贸易;欢迎知识分子参加工
农革命,发挥才干。应该说,红军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提供商人自由贸易的空间,发挥知识分子的才干,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对发展革命力量,开辟赣南闽西革
命根据地及以后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制定代表人民利益的土地政策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重要条件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例如,1930年6月召开的南阳会议,对土地分配又增加了“抽肥补瘦”,
使土地分配制度更加合理。1931年2月,又纠正了井冈山《土地法》中关于
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
在同年10月于峡江召开的总前委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了要彻底平均分配土
地。他强调指出,只有如此,才能争取广大的贫农群众,才能彻底推翻封建剥
削。以后的实践证明,这一套比较完备而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土地制度改革办
法,指导了农村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实践,也为根据地的巩固,提高农民的革命
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重要依
托
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党的任务
就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
城市,夺取革命胜利。为了实现这个任务,必须坚持三项基本方针:一是深入开
展土地革命;二是彻底消灭民团土匪,发展工农武装,有序地波浪式地向外发
展;三是发展党的组织,建立政权,肃清反革命。毛泽东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
过程中提出的符合中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既有发展目标,又有正确的发展思路,基本上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民主革命道路。
四、工农民主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
五、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军事保障
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红军按照中共六大决议要求,在长汀进行了整编,将原有的红四军工动委员会改为政治部,由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每个纵队
设立政治部,由党代表兼主任。支队、大队两级设党代表。但是,在红四军内
是否要设立军委,也就是军队是否要党领导的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经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过半年多的争论,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在周恩来、毛泽东以及陈毅的努力下,坚持党对军队领导的意见占了上风。1929年12月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
决议,明确规定了党和军队的关系要遵循“党指挥枪”的原则,系统地解决了
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
性问题,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这就为红军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六、实施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政治保证
七、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统一党和红军思想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思
想
基础客观世界十分复杂,党内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现象,因
为认识不同而产生分歧和争论,也是正常现象。毛泽东指出:“党内有争论问
题发生是党的进步,不是退步。”[1]P64关键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通过党
内的讨论甚至争论,形成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从而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指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党的团结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从大的总的政治方面说,是在党的纲领和路线方
针政策基础上实现团结和统一;从具体的、方法论的方面来说,则是坚持理论
和实际的结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反对主观主义,反对教条主义,求真务实,使全党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4.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都很难立足。而井冈山上有了朱德、彭德怀这两位行伍出身、久经战阵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就犹如猛虎添翼,大大增强了红军的战斗力。井冈山上的红旗不倒,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在井冈山红旗的指引下,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纷纷聚集起来,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因为这些教训的取得,是用大量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从大革命失败以后,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了,自然而然地、更多地动脑筋思考各种问题。我认识到,作为一
【精编范文】湘南起义观后感-精选word文档
个革命者,自己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不能够一味地盲从,人云亦云。这样才是真正对革命事业负责。
5.感想
再又一次深刻学习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一重大历史后。
我们仔细思考,弄懂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
的条件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他们有什么意义。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我们将更加勇
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我们也
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革命的残酷,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
者,这些功臣,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均
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井冈山,天时地利人和,养育了革命队伍。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没有接受瞿秋白的邀请进城,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
作为伟大思想的诞生地,井冈山拥有独特的人文资源。朱德的扁担、井冈翠竹等课文从小就
让我们感动。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
证明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它告诉人们只要代表人民的利益,革命
的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井冈山红色之旅结束了。这些革命纪念地,承载着深厚的革命历史,纪录着光辉的革命
事迹,弘扬着灿烂的革命精神。历史的红色旅程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未来
的红色旅程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历史的红色旅程是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未来的红色旅程
是要靠我们新一代来开创的。我们就是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思想、有道
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